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5484发布日期:2021-10-30 09:5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


背景技术:

2.水利护坡是建设在河道两侧的坡体结构,用于抵抗水体冲刷,减小水土流失。如公告号为cn2097601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护坡,包括水泥板单体,护坡由一个个带有边框的水泥板单体排列固定组成,单体上加工出均匀排列的供种植植物的圆形开口,每个开口上侧均通过上端一根轴以及两个轴片连接有覆盖开口的防水罩,防水罩下端为开放的防水罩开口,防水罩开口两侧设置有向下向外的弧形导引条。该装置开口上的防水罩可以减少开口内土壤的流失,防水罩可以转动方便植物将防水罩顶起,且防水罩下侧的导引条将水引导至两开口之间流下,进一步减少雨水对于开口内土壤的影响。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其在抵抗水体冲击方面还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护坡抵抗水体冲击的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包括设置于水体两侧的坡体,所述坡体内埋设有用于增强坡体内部强度的加固组件,且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依次设有缓冲层、水泥层以及生态层;所述生态层由框形砖铺设形成,所述框形砖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且所述框形砖内通过所述种植混凝土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坡体上插接固定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远离所述坡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缓冲层、所述水泥层并延伸至所述生态层内的所述种植混凝土内,且所述加固杆分别与所述水泥层以及所述种植混凝土凝结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中的水流冲击坡体时,该部分冲击依次通过生态层、水泥层以及缓冲层的削弱,减小了传递至坡体上的水流冲击,再加上坡体内埋设的加固组件,进一步提升了坡体的抵抗冲击的能力。
8.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埋设于所述坡体内的加强钢板、固定于所述加强钢板上的三角稳定框架;所述加强钢板与所述坡体的坡面平行设置,且所述三角稳定框架设置于所述加强钢板靠近坡体坡面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中的水流冲击传递至坡体内时,该部分冲击通过三角稳定框架再传递至加强钢板上,有利于分散传递至坡体内泥土内的冲击。
10.优选的,所述三角稳定框架一端与所述加强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水泥块,且所述三角稳定框架远离加强钢板的边框与所述坡体坡面平行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稳定框架与加强钢板之间连接有水泥块,使得三角稳定框架与加强钢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12.优选的,所述加强钢板设有多块,多块加强钢板沿所述坡体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排列,且相邻的加强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板的设置,使得坡体内抵抗冲击的结构更均匀。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当水体中的水流冲击坡体时,该部分冲击依次通过生态层、水泥层以及缓冲层的削弱,减小了传递至坡体上的水流冲击,再加上坡体内埋设的加固组件,进一步提升了坡体的抵抗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16.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坡体;11、加固杆;2、加固组件;21、加强钢板;22、三角稳定框架;23、水泥块;24、连接钢杆;3、缓冲层;4、水泥层;5、生态层;51、框形砖;52、种植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参照图1,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包括设置于水体两侧的坡体1、埋设于坡体1内的用于增强坡体1内部强度的加固组件2,且坡体1的坡面上依次设有缓冲层3、水泥层4以及生态层5。生态层5由框形砖51铺设形成,框形砖51为矩形框状,由水泥预制而成,框形砖51均匀铺设在水泥层4上,且框形砖51之间由水泥浇筑连接。框形砖51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2,且框形砖51内通过所述种植混凝土52种植有水生植物。缓冲层3由碎石于坡体1坡面上均匀铺设形成,水泥层4由水泥在缓冲层3上浇筑形成,且水泥层4与框形砖51粘结固定。坡体1上插接固定有加固杆11,加固杆11远离所述坡体1的一端依次穿过缓冲层3、水泥层4并延伸至生态层5内的种植混凝土52内,且加固杆11分别与水泥层4以及种植混凝土52凝结固定。加固杆11设有多根,多根加固杆11于坡体1的坡面上均匀分布。
20.参照图1,加固组件2包括埋设于所述坡体1内的加强钢板21、设置于加强钢板21上的三角稳定框架22。加强钢板21与坡体1的坡面平行设置,且三角稳定框架22设置于加强钢板21靠近坡体1坡面的一侧。三角稳定框架22一端与加强钢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泥块23,且三角稳定框架22远离加强钢板21的边框与坡体1坡面平行设置。此外,加强钢板21设有多块,多块加强钢板21沿坡体1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排列,相邻的加强钢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杆24。当水体中的水流冲击传递至坡体1内时,该部分冲击通过三角稳定框架22再传递至加强钢板21上,有利于分散传递至坡体1内泥土内的冲击。
2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的实施原理为:当水体中的水流冲击坡体1时,该部分冲击依次通过生态层5、水泥层4以及缓冲层3的削弱,减小了传递至坡体1上的水流冲击,再加上坡体1内埋设的加固组件2,进一步提升了坡体1的抵抗冲击的能力。
2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水体两侧的坡体(1),所述坡体(1)内埋设有用于增强坡体(1)内部强度的加固组件(2),且所述坡体(1)的坡面上依次设有缓冲层(3)、水泥层(4)以及生态层(5);所述生态层(5)由框形砖(51)铺设形成,所述框形砖(51)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2),且所述框形砖(51)内通过所述种植混凝土(52)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坡体(1)上插接固定有加固杆(11),所述加固杆(11)远离所述坡体(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缓冲层(3)、所述水泥层(4)并延伸至所述生态层(5)内的所述种植混凝土(52)内,且所述加固杆(11)分别与所述水泥层(4)以及所述种植混凝土(52)凝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2)包括埋设于所述坡体(1)内的加强钢板(21)、固定于所述加强钢板(21)上的三角稳定框架(22);所述加强钢板(21)与所述坡体(1)的坡面平行设置,且所述三角稳定框架(22)设置于所述加强钢板(21)靠近坡体(1)坡面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稳定框架(22)一端与所述加强钢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泥块(23),且所述三角稳定框架(22)远离加强钢板(21)的边框与所述坡体(1)坡面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板(21)设有多块,多块加强钢板(21)沿所述坡体(1)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排列,且相邻的加强钢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杆(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抗冲击力强环保加固护坡,包括设置于水体两侧的坡体,所述坡体内埋设有用于增强坡体内部强度的加固组件,且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依次设有缓冲层、水泥层以及生态层;所述生态层由框形砖铺设形成,所述框形砖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且所述框形砖内通过所述种植混凝土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坡体上插接固定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远离所述坡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缓冲层、所述水泥层并延伸至所述生态层内的所述种植混凝土内,且所述加固杆分别与所述水泥层以及所述种植混凝土凝结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护坡抵抗水体冲击的能力的效果。坡抵抗水体冲击的能力的效果。坡抵抗水体冲击的能力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胜 胡中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慧途地理信息测绘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4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