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5200发布日期:2022-02-12 11:4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态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由于部分地区岩体破碎,或者雨水冲刷导致碎石滚落、滑坡的等现象。因此大量采用边坡防落网的处理办法。
3.现在边坡防护网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4.一、将防护网做成整体刚性网状,其用于平整度较高的低坡度比较合适;但是用于凹凸不平的坡面,则有空凹处不会得到有效防护,在高坡度时即便进行了削坡处理,由于高坡度时泥土很容易滑落,又会重新产生空陷处。
5.二、将防护网中的单个格室设计成刚性的,其通过锚杆固定,当某一处泥土滑落时,力只集中在该格室处,无法有效分散,很容易将该格室拉裂损坏。
6.三、将锚杆作为单个格室的受力点,锚杆通过缠绕物缠绕形成格室,这种比第二种受力情况要理想些,但是仍然是的单个格室受力,力得不到分散,并且这种方式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态防护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9.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包括格室和连接件,连接件将两相邻的格室相连;
10.所述格室呈框腔室状,其上边框的一对对角通过对角绳相连,其下边框的相应对角通过另一对角绳相连,两个对角绳将格室分成左半室、右半室;
11.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上弧形部、下弧形部、直线部,上弧形部和下弧形部呈空间曲线状;
12.所述上弧形部具有a端和b端,其a端向下插入一个格室的右半室,其b 端向下插入另一个格室的左半腔;下弧形部具有c端和d端,c端向上插入第一个格室的左半室,d端向上插入第二个格室的右半室;
13.所述a端和c端通过直线部相连,b端和d端通过另一直线部相连,直线部上套有套管,直线部从一个格室的两根对角绳之间穿过。
14.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绳,连接绳的首位经绳卡相连;套管能在直线部处自由滑动。
15.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管的长度与格室的厚度一致,即与中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间距一致。
16.作为优选,所述的直线部的两端打有结,该结限制套管滑动过度。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格室为柔性格室,且呈棱形状。
18.进一步地,所述的对角绳为沿着边坡从上至下方向。充分保证拉力,提高防护强
度。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0.本方案通过连接件、套管将格室相连,连接件为柔性件,套管为刚性件;当边坡凹凸不平时,连接件使得格室能够根据边坡表面能够适配变形,连接绳的长度能够根据边坡的情况自由调整;并且套管则能保证格室的厚度,边坡不容易下塌,能更好地防护。
21.2、格室连接时仅需要将连接绳穿绕后再用绳卡锁死即可,连接简单方便,能快速将多个格室连接成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格室,2-连接件,3-上弧形部,4-下弧形部,5-对角绳,6-左半室, 7-右半室,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格室1和连接件2,相邻格室1通过连接件2相连;连接件2将相邻的第一格室和第二格室相连。
27.格室1呈框腔室状,规定其贴在边坡上的面为底面,其远离边坡的面为顶面。顶面具有上边框而底面具有下边框,上边框的一对对角通过对角绳5相连,上边框相应的对角通过另一对角绳5相连。于是格室1被两根对角绳5划分左半室6和右半室7。
28.连接件2包括上弧形部3、下弧形部4,上弧形部3和下弧形部4均呈空间曲线状,即上弧形部3、下弧形部4都是通过共面的u型件在空间上扭曲后,使得u型件的平行部分不再平行后得到的。
29.上弧形部3具有a端和b端,下弧形部4具有c端和d端。
30.在连接时,上弧形部3向下插入两个相邻格室1内,且a端位于一个格室 1的右半室7,而b端位于另一个格室1的左半室内6。下弧形部3向上插入这两个格室1内,c端位于第一个格室的左半室6内,而d端位于第二个格室1 的右半室7内。a端和c端之间通过直线部相连,该直线部从第一个格室1的两条对角绳5之间穿过。b端和d端之间通过另一直线部穿过,且该直线部从第二个格室1的两条对角绳5之间穿过。
31.在直线部上,套有能够自由滑动的套管。
32.相邻格室1至少通过一个连接件2连接。该方案使得每个格室1均与其相邻的格室1连接,有效加强本生态防护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受力时,是整个生态防护结构在受力,受力分散到生态防护结构的各个部分,使得本生态防护结构的受力强度得到大大的增强,进一步提高格室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格室1的受力程度,即延长了使用寿命。
33.格室1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菱形等,正方形或菱形的格室1可以有效加强本生态防护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综合性能。
34.格室1为柔性格室。采用柔性格室,使得本生态防护结构不仅适用于平整度较高的
低坡度,也适用于凹凸不平的坡面。
35.对角绳5为沿着边坡从上至下方向,能够承受边坡掉落泥土的重量,从而提高拉力。本方案中描述的是沿着边坡从上至下方向上的相邻格室1的连接结构;当相邻水平格室1之间连接时,也可采用连接件2,此处的连接件仅起到环形扣的作用。
36.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为连接绳,其上套有两个套管8;连接绳沿上文描述的方式从两个相邻格室1穿过,两个套管8分别从两个格室1的两根对角绳 5穿过。即通过套管8将两个格室1夹持。连接绳的两头通过绳卡连接。
37.当边坡凹凸不平时,连接绳能适配变形,而套管8起到刚性作用,防止格室1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太大的变形。
38.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在直线部两端,将连接绳打结,用以对套管8 进行限位,避免套管8过度滑动。
39.本实施例中,套管8的长度与格室1的厚度相当,即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间距相当。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格室和连接件,连接件将两相邻的格室相连;所述格室呈框腔室状,其上边框的一对对角通过对角绳相连,其下边框的相应对角通过另一对角绳相连,两个对角绳将格室分成左半室、右半室;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上弧形部、下弧形部、直线部,上弧形部和下弧形部呈空间曲线状;所述上弧形部具有a端和b端,其a端向下插入一个格室的右半室,其b端向下插入另一格室的左半腔;下弧形部具有c端和d端,c端向上插入第一个格室的左半室,d端向上插入第二个格室的右半室;所述a端和c端通过直线部相连,b端和d端通过另一直线部相连,直线部上套有套管,直线部从一个格室的两根对角绳之间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绳,连接绳的首位经绳卡相连;所述套管能在直线部处自由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的长度与格室的厚度一致,即与中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间距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部的两端打有结,该结限制套管滑动过度。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室为柔性格室,且呈棱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角绳为沿着边坡从上至下方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防护结构,包括格室和连接件,连接件将两相邻的格室相连;格室呈框腔室状经上下两平行的对角绳相连,两个对角绳将格室分成左半室、右半室;连接件包括上弧形部、下弧形部且两者呈空间曲线状,还包括直线部;上弧形部的A端向下插入一个格室的右半室,其B端向下插入另一个格室的左半腔;下弧形部的C端向上插入第一个格室的左半室,其D端向上插入第二个格室的右半室;A端和C端通过直线部相连,B端和D端通过另一直线部相连,直线部上套有套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安装方便,安装效率得到提高;并且让格室不易下塌,保证格室的饱满性,提高防护效果;并且连接绳能够自由调整,以适应边坡地形的凹凸形状。以适应边坡地形的凹凸形状。以适应边坡地形的凹凸形状。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 王晓华 张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福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