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3273发布日期:2022-03-23 12:3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人们设计了多种雨水收集装置,但是,现有技术的雨水收集装置,往往收集速度较慢,一旦雨水量过大,就容易产生雨水积压甚至溢出的问题。而且,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经常会有杂物混入雨水中进入水管导致水管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防止雨水积压甚至溢出,防止杂物进入水管堵塞水管。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伞,收集伞中部设有基台,基台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外围的收集杆,收集杆开设有若干个水孔,收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所述基台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基台顶部与隔物器连接,基台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段,基台底部与支撑管杆连接;所述隔物器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组成,隔物器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隔物器与基台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一内螺纹段活动连接,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一内螺纹段之间设有隔物网;所述支撑管杆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段,支撑管杆与基台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活动连接。
5.其中,所述的水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3cm。
6.其中,所述的基台侧部设有6根以上的收集杆。
7.其中,所述的隔物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
85
°

8.其中,所述的隔物网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内部为隔网。
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中雨水进入收集伞,一方面顺着伞面滑至隔物器,进而进入基台与支撑管杆;另一方面通过水孔进入收集杆,进而进入基台与支撑管杆,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防止雨水积压甚至溢出。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隔物杆对掉落收集伞的大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堵塞水管。隔物网对小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积压进而堵塞水管。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为收集伞、2为收集杆、3为水孔、4为隔物器、5为基台、6为隔物杆、7为第一外螺纹段、8为隔物网、9为第一内螺纹段、10为第二外螺纹段、11为支撑管杆、12为第二内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伞1,收集伞1中部设有基台5,基台5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收集杆2开设有若干个水孔3,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基台5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9,基台5顶部与隔物器4连接,基台5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段10,基台5底部与支撑管杆11连接;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隔物器4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7,隔物器4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活动连接,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之间设有隔物网8;支撑管杆11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段12,支撑管杆11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12与第二外螺纹段10活动连接。其中,水孔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3cm。基台5侧部设有6根以上的收集杆2。隔物杆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
85
°
。隔物网8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8内部为隔网。
15.使用时,基台5与支撑管杆11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12与第二外螺纹段10活动连接,基台5与隔物器4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活动连接,以此固定隔物器4、基台5与支撑管杆11,进而对收集伞1进行位置固定。收集伞1通过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进行支撑,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以此形成伞状的雨水收集装置,雨水进入收集伞1,一方面顺着伞面滑至隔物器4,进而进入基台5与支撑管杆11;另一方面通过水孔3进入收集杆2,进而进入基台5与支撑管杆11,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防止雨水积压甚至溢出。
16.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对掉落收集伞1的大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堵塞水管。而且,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之间设有隔物网8,隔物网8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8内部为隔网,一方面增加了密封性,另一方面对小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积压进而堵塞水管。隔物网8的孔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伞(1),收集伞(1)中部设有基台(5),基台(5)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收集杆(2)开设有若干个水孔(3),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所述基台(5)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9),基台(5)顶部与隔物器(4)连接,基台(5)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段(10),基台(5)底部与支撑管杆(11)连接;所述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隔物器(4)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7),隔物器(4)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活动连接,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之间设有隔物网(8);所述支撑管杆(11)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段(12),支撑管杆(11)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12)与第二外螺纹段(10)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孔(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5)侧部设有6根以上的收集杆(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物杆(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
8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物网(8)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8)内部为隔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收集伞中部设有基台,基台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外围的收集杆,收集杆开设有若干个水孔,收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技术研发人员:佘元振 高兆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