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8759发布日期:2022-02-08 08:4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基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深层软土地基上建设火电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从而确保上部结构和设备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目前国内桩基施工最为常用的形式为锤击式phc桩,此种施工方式成桩质量高,工期短。
3.然而由于火电厂的建设工期非常紧张,工序上也是环环相扣。土方开挖后露出施工作业面,大量的phc桩桩头需要进行清理淤泥,该步骤完成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中的基础钢筋笼下放与连接。但是由于现场为人力开挖,且人力开挖耗量巨大,工种人数少,导致进展非常缓慢,使得施工面的全力铺开严重滞后。
4.图2为现有的手动清淤装置,使用时需要两个工人持有手持件7带动整个手动清淤装置上下运动,并旋转转出淤泥。此装置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该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phc桩桩头的清淤效率,缩短挖泥时间,节省人力投入。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包括置于phc桩桩口外圈的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和杆件系统,所述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和杆件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连接。
8.优选地,所述机架呈圆台状,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边缘通过若干支架连接固定,上底面安装有机械动力系统,且中心设有用于穿出机械动力系统的电机轴的圆孔,下底面呈空心圆环状并置于phc桩桩口外圈,所述杆件系统穿过空心圆环直通phc桩桩口。
9.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下底面圆环包有用于绝缘的外包膜。
10.优选地,所述机械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和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开关。
11.优选地,所述电动机为低速电动机。
12.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金属圆柱状构件,其上底面与机械动力系统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下底面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杆件系统的卡槽。
13.优选地,所述杆件系统包括升降杆件和与升降杆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的长杆挖泥刮片,所述升降杆件通过连接件与电动机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升降杆件的底部设有内螺纹,所述长杆挖泥刮片的顶部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15.优选地,所述升降杆件的顶部设有配合嵌入连接件卡槽的卡件。
16.优选地,所述长杆挖泥刮片包括一根竖直长杆及若干对称连接于竖直长杆上的水平短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设计增设了电动机和绝缘机架,使得人力操作部分被机械动力所替代,实现全自动化清淤,操作便捷、省力与安全。
19.2)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将电动机、开关、杆件系统通过连接件连接,便于拆卸和清洗,同时也可以根据phc桩管径和清淤深度要求,更换不同的长杆挖泥刮片。
20.3)本实用新型设计相较于现有的手持清淤装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缩短相应工序的工期,对火电厂基建主体施工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1.4)本实用新型设计在机架底部设置外包膜,此外包膜不仅能起到绝缘作用,还能减少因机械振动而导致的设备偏移,从而达到防滑耐磨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实施例中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23.图2为现有的手动清淤装置示意图;
24.图3为实施例中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的升降杆件的正视图;
25.图中标号所示:1、电动机,2、开关,3、连接件,4、升降杆件,5、长杆挖泥刮片,6、机架,7、手持件,41、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实施例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包括电动机1、开关2、连接件3、升降杆件4、卡件41、长杆挖泥刮片5和机架6。
29.参考图1所示,机架6呈圆台状,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边缘通过若干支架连接固定,上底面设有用于放置电动机1的安装座,并固定有用于控制电动机1的开关2,开关2包括控制电动机启停和正反转的启停键和正反转键,以及控制升降杆件4伸缩的上下拉键,且上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穿出电动机1的电机轴的圆孔,下底面呈空心圆环状并置于phc桩桩口外圈,且圆环包有用于绝缘的外包膜,外包膜可采用现有技术的橡胶外包膜,电动机1为低速电动机,与开关2连接,且自上而下依次与可拆卸的连接件3、升降杆件4和长杆挖泥刮片5连接,连接件3为金属圆柱状构件,其上底面与电动机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下底面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升降杆件4的卡槽。参考图3所示,升降杆件4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动推拉杆,升降杆件4的顶部设有用于配合可拆卸嵌入连接件3卡槽的卡件41,升降杆件4底部设有内螺纹,长杆挖泥刮片5包括一根竖直长杆及若干对称连接于竖直长杆上的水平短杆,且顶部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30.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机1由开关2控制,通过连接件3带动升降杆件4和
长杆挖泥刮片5旋转运作,按下启动键和正转键,并同时启动下拉键,电动机1的电机轴带动连接件3、升降杆件4和长杆挖泥刮片5旋转,同时升降杆件4拉长,带动长杆挖泥刮片伸入phc桩桩内;随后启动上拉键和反转键,电动机1的电动轴带动连接件3、升降杆件4和长杆挖泥刮片5反向旋转,同时升降杆件4收缩,带动长杆挖泥刮片5将淤泥带出phc桩桩口,完成对phc桩的清淤后,按下停止键。
31.以现场实际phc桩桩头清淤为例,在均不计算移桩时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清淤时间为全自动化操作10分钟/根,现有的手动清淤装置为两人合力40分钟/根,以上海地区2台60万火电机组建设地基处理约计9000根phc桩工程量为例,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实际操作可减少人工成本约计45万元,该工序工期比现有人力清孔缩短75%。
3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phc桩桩口外圈的机架(6),以及设置于机架(6)上的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3)和杆件系统,所述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3)和杆件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呈圆台状,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边缘通过若干支架连接固定,上底面安装有机械动力系统,且中心设有用于穿出机械动力系统的电机轴的圆孔,下底面呈空心圆环状并置于phc桩桩口外圈,所述杆件系统穿过空心圆环直通phc桩桩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的下底面圆环包有用于绝缘的外包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1)和用于控制电动机(1)的开关(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为低速电动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金属圆柱状构件,其上底面与机械动力系统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下底面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杆件系统的卡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系统包括升降杆件(4)和与升降杆件(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的长杆挖泥刮片(5),所述升降杆件(4)通过连接件(3)与电动机(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件(4)的顶部设有配合嵌入连接件(3)卡槽的卡件(4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件(4)的底部设有内螺纹,所述长杆挖泥刮片(5)的顶部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挖泥刮片(5)包括一根竖直长杆及若干对称连接于竖直长杆上的水平短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火电厂基建施工的PHC桩桩头清淤装置,包括置于PHC桩桩口外圈的机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和杆件系统,所述机械动力系统、连接件和杆件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PHC桩桩头的清淤效率,缩短挖泥时间,节省人力投入。节省人力投入。节省人力投入。


技术研发人员:张沈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