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7980发布日期:2022-01-19 19:5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环境质量问题日趋严峻,主要由于我国大部分河面存在大量聚集塑料袋、发泡塑料和树枝等漂浮垃圾,已严重侵害到了河道的整体环境质量,急需对河面漂浮物进行清理。
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浮物清理装置,但是这些浮物清理装置普遍存在着,多靠行船打捞漂浮物,打捞成本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盒体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耙钉,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盒体相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盒体的内部远离凹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方连接有拉手,所述盖板的下方连接有三组连接杆,三组所述连接杆与底板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下方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连接有一组支撑架,一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一组桨叶。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底侧坡度设置为30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和管体采用的均是一种聚丙烯材质的构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第二电机、耙钉和底板,开启第二电机,带动轴杆和耙钉进行旋转,将河面上的漂浮物吸进盒体的内部,并在底板上方堆积,工作人员握住拉手向上提拉,将盖板和底板从盒体内部取出,便于将底板上方堆积的漂浮物取出,并进行收集整理,操作简单,解决
了多靠行船打捞漂浮物,打捞成本较大的问题。
14.2、通过桨叶和第一电机,开启第一电机,带动桨叶进行旋转,使桨叶工作带动整个清理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清理装置的灵活性,避免通过人力拖拉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的剖视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中盒体的俯视剖视图。
18.图中:1、盒体;2、盖板;3、拉手;4、第一滤孔;5、控制器;6、耙钉;7、轴杆;8、轴承座;9、第一通孔;10、连接杆;11、凹槽;12、底板;13、第二滤孔;14、桨叶;15、第一电机;16、支撑架;17、管体;1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5,盒体1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杆7,轴杆7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耙钉6,轴杆7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8,轴承座8与盒体1相连接,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连接有底板12,底板1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13,盒体1的内部远离凹槽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的内部连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上方连接有拉手3,盖板2的下方连接有三组连接杆10,三组连接杆10与底板12相连接。
20.在图2中:盒体1的下方连接有管体17,管体17的内侧连接有一组支撑架16,一组支撑架16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一组桨叶14,开启第一电机15,带动桨叶14进行旋转,使桨叶14工作带动整个清理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清理装置的灵活性,避免通过人力拖拉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实用性。
21.在图1中:盒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9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4,在第一滤孔4的作用下,有利于将吸入盒体1内部漂浮物的水分排出,避免盒体1内部积攒过多水分,影响使用。
22.在图2中:盒体1的底侧坡度设置为30度,有利于将河面上的漂浮物沿30度的坡度吸入进盒体1内部,提高了实用性。
23.在图1和图3中:第二电机18通过电路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开启第二电机18,带动轴杆7和耙钉6进行旋转,将河面上的漂浮物吸进盒体1的内部,并在底板12上方堆积,工作人员握住拉手3向上提拉,将盖板2和底板12从盒体1内部取出,便于将底板12上方堆积的漂浮物取出,并进行收集整理,操作简单,解决了多靠行船打捞漂浮物,打捞成本较大的问题。
24.在图1和图2中:盒体1和管体17采用的均是一种聚丙烯材质的构件,聚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不吸水,与绝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反应,有利于提高盒体1和管体17的使用寿命。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盒体1和管体17放置在河面上,开启第一电机15,带动桨叶14进行旋转,使桨叶14工作带动整个清理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清理装置的灵活性,
同时,开启第二电机18,带动轴杆7和耙钉6进行旋转,将河面上的漂浮物吸进盒体1的内部,盒体1的底侧坡度设置为30度,有利于将河面上的漂浮物沿30度的坡度吸入进盒体1内部,并在底板12上方堆积,在第一滤孔4的作用下,有利于将吸入盒体1内部漂浮物的水分排出,避免盒体1内部积攒过多水分,影响使用,工作人员握住拉手3向上提拉,将盖板2和底板12从盒体1内部取出,便于将底板12上方堆积的漂浮物取出,并进行收集整理。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盒体(1)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杆(7),所述轴杆(7)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耙钉(6),所述轴杆(7)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与盒体(1)相连接,所述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连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13),所述盒体(1)的内部远离凹槽(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9)的内部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方连接有拉手(3),所述盖板(2)的下方连接有三组连接杆(10),三组所述连接杆(10)与底板(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下方连接有管体(17),所述管体(17)的内侧连接有一组支撑架(16),一组所述支撑架(16)的内侧连接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一组桨叶(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9)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底侧坡度设置为3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8)通过电路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和管体(17)采用的均是一种聚丙烯材质的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河面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连接有耙钉,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盒体的内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滤孔,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方连接有拉手,所述盖板的下方连接有三组连接杆,三组所述连接杆与底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耙钉和底板,开启第二电机,带动耙钉进行旋转,将河面上的漂浮物吸进盒体的内部,并在底板上方堆积,操作简单,解决了多靠行船打捞漂浮物,打捞成本较大的问题。打捞成本较大的问题。打捞成本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海 俞燕 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若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