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9331发布日期:2022-01-19 19:1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封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时,经常采用深井降低地下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将降水井进行封堵,以确保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地下室建筑结构而言,其防水性能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实现降水井的可靠封堵,避免地下水渗出影响工程质量,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
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包括井管和部分插设于井管内的套管,所述井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井管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止水填料和速凝砼结构,所述速凝砼结构齐平井管的井口,所述套管高于井管部分的外周焊接有止水环翼并浇筑有地下室底板,套管内设置有与速凝砼结构结合的素砼结构,所述素砼结构上方设置有与套管焊接的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上方设置有齐平地下室底板上端的微膨胀砼浇平层。
5.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的密封圈、麻丝缠绕层和水泥层。
6.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开口朝下的唇形橡胶圈。
7.优选地,所述止水填料包括瓜子片或砂石或吸水膨胀橡胶。
8.优选地,所述套管、止水环翼和止水板均由钢材制成。
9.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厚度为6~8mm,套管与井管的搭接长度不低于800mm。
10.优选地,所述止水环翼的数量有两个,相邻所述止水环翼的间距不小于250mm。
11.优选地,所述止水板的厚度为8~10mm,止水板与套管的内壁满焊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封井结构的密封性能好,可避免降水井出现渗水现象,保证构筑物的工程质量;
14.2.整体结构简单、能快速堵水、施工方便且高效,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18.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井管,2.套管,3.密封组件,301.密封圈,302.麻丝缠绕层,303.水泥层,4.止水填料,5.速凝砼结构,6.止水环翼,7.地下室底板,8.素砼结构,9.止水板,10.微膨胀砼浇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包括井管1和部分插设于井管1内的套管2,井管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优选地,密封组件3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的密封圈301、麻丝缠绕层302和水泥层303;井管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止水填料4和速凝砼结构5,优选地,止水填料4包括瓜子片或砂石或吸水膨胀橡胶;速凝砼结构5齐平井管1的井口,套管2高于井管1部分的外周焊接有止水环翼6并浇筑有地下室底板7,套管2内设置有与速凝砼结构5结合的素砼结构8,素砼结构8上方设置有与套管2焊接的止水板9,止水板9上方设置有齐平地下室底板7上端的微膨胀砼浇平层10。
21.该封井结构采用止水填料4阻止地下水快速上升,止水填料4可选瓜子片或砂石等材料对井管1的井底进行回填,本实施例优选吸水膨胀橡胶,其具有吸水止水和膨胀止水双重止水效果,对井底的封堵效果好。井管1内剩余部分浇筑速凝混凝土形成速凝砼结构5,可快速封堵至井管1的井口位置。采用密封组件3封堵井管1与套管2的间隙防止地下水渗出,密封组件3可选止水带、油膏或麻丝油膏等材料进行缝隙填实,而本实施例优选密封圈301、麻丝缠绕层302和水泥层303组成密封,密封圈301和麻丝缠绕层302可形成双重密封并用水泥封死,有效提高井管1与套管2搭接处的防水效果。套管2外采用止水环翼6可充分改善地下室底板7的渗水现象,套管2内采用高标号素混凝土填满形成素砼结构8,并加焊止水板9密封套管2的管口,最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平形成微膨胀砼浇平层10,完成降水井的封井作业。
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密封圈301为开口朝下的唇形橡胶圈。
23.在浇筑速凝砼或地下水上涨时,唇形橡胶圈在水压作用下可张开紧贴井管1与套管2,进而增强了该处的密封效果。
24.套管2、止水环翼6和止水板9均由钢材制成。
25.其中,套管2的厚度为6~8mm,套管2与井管1的搭接长度不低于800mm。
26.本实施例的套管2厚度为6mm,以避免浇注导致的膨胀变形问题,搭接的长度为800mm,以留有充足的密封长度,保证搭接处的止水效果。
27.为更充分有效的阻断地下室底板7的基础渗水和毛细水渗出现象,止水环翼6的数量有两个,相邻止水环翼6的间距不小于250mm。
28.止水板9的厚度为8~10mm,止水板9与套管2的内壁满焊连接。
29.本实施例的止水板9的厚度为8mm,以增强其自身的抗变形能力,满焊连接保证了治水板与套管2的密封效果,提高了防水效果。
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管(1)和部分插设于井管(1)内的套管(2),所述井管(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井管(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止水填料(4)和速凝砼结构(5),所述速凝砼结构(5)齐平井管(1)的井口,所述套管(2)高于井管(1)部分的外周焊接有止水环翼(6)并浇筑有地下室底板(7),套管(2)内设置有与速凝砼结构(5)结合的素砼结构(8),所述素砼结构(8)上方设置有与套管(2)焊接的止水板(9),所述止水板(9)上方设置有齐平地下室底板(7)上端的微膨胀砼浇平层(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的密封圈(301)、麻丝缠绕层(302)和水泥层(3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01)为开口朝下的唇形橡胶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填料(4)包括瓜子片或砂石或吸水膨胀橡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止水环翼(6)和止水板(9)均由钢材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厚度为6~8mm,套管(2)与井管(1)的搭接长度不低于800m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翼(6)的数量有两个,相邻所述止水环翼(6)的间距不小于250mm。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9)的厚度为8~10mm,止水板(9)与套管(2)的内壁满焊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井的封井结构,包括井管和部分插设于井管内的套管,井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井管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止水填料和速凝砼结构,速凝砼结构齐平井管的井口,套管高于井管部分的外周焊接有止水环翼并浇筑有地下室底板,套管内设置有与速凝砼结构结合的素砼结构,素砼结构上方设置有与套管焊接的止水板,止水板上方设置有齐平地下室底板上端的微膨胀砼浇平层。该降水井的封井结构的密封性能好,可避免降水井出现渗水现象,保证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整体结构简单、能快速堵水、施工方便且高效,可以进行推广使用。可以进行推广使用。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任斌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