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106发布日期:2022-07-16 00:2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而言,地质多为低渗透系数的土层,土层中常含有透水率较大的砂石夹层。目前,针对这种地质条件下的浅基础基坑施工,常见的降水方法为明沟结合集水井降水,但是,基坑四周的地下水持续不断渗入基坑内,上述降水方式无法有效、及时地对浅基坑进行降水,排水效率不能满足浅基坑的施工要求,导致承台基础施工无法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浅基础基坑时,明沟结合集水井的降水方式不能满足浅基坑的降水需求,导致承台基础施工无法顺利实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它包括:
5.沟槽,其围合于承台基础底部外侧;
6.排水管,其沿沟槽延伸方向设置于沟槽内,排水管低于浅基础基坑的地下水水位,排水管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顶部;
7.抽水泵,其设置于浅基础基坑顶部,并与排水管的延伸端连通。
8.本实用新型的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它包括沟槽、排水管及抽水泵,沟槽围合于承台基础外侧,排水管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于沟槽内,排水管侧壁设有通孔,排水管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顶部并与抽水泵连通,由于基坑侧壁渗水能够汇集于沟槽内,通过铺设于沟槽内的排水管能够快速、及时地将渗水排出,相对于明沟结合集水井的降水方式而言,本技术方案的沟槽水平设置并围合于承台基础外侧,施工更加方便,排水管沿沟槽延伸方向铺设,能够避免沟槽内局部出现积水,排水管内部渗水通过位于其一端的抽水泵集中排出,从而快速、有效地对浅基础基坑实施降水,保证了浅基础基坑的降水效果,有利于基础承台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基坑降水施工的经济效益。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外壁还包覆有滤网。
10.进一步的,所述沟槽内还设有包覆于排水管的覆土层,所述覆土层由原浅基础基坑的土体填充而成。
11.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承台底部还铺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排水管和覆土层位于混凝土垫层下方。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覆土层与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如下:
16.浅基础基坑1;承台基础2;混凝土垫层3;沟槽5;排水管6;滤网7;覆土层8;抽水泵9。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18.本实施例的浅基础基坑1具有低渗透土层,且土层中含有透水率较大的砂石夹层,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浅基础基坑1降水结构,它包括:
19.沟槽5,其围合于承台基础2底部外侧;
20.排水管6,其沿沟槽5延伸方向设置于沟槽5内,排水管6低于浅基础基坑1的地下水水位,排水管6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且排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1顶部;
21.抽水泵9,其设置于浅基础基坑1顶部,并与排水管6的延伸端连通。
22.本实用新型的浅基础基坑1降水结构,它包括沟槽5、排水管6及抽水泵9,沟槽5围合于承台基础2外侧,排水管6沿沟槽5长度方向设置于沟槽5内,排水管6侧壁设有通孔,排水管6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1顶部并与抽水泵9连通,由于基坑侧壁渗水能够汇集于沟槽5内,通过铺设于沟槽5内的排水管6能够快速、及时地将渗水排出,相对于明沟结合集水井的降水方式而言,本技术方案的沟槽5水平设置并围合于承台基础2外侧,施工更加方便,排水管6沿沟槽5延伸方向铺设,能够避免沟槽5内局部出现积水,排水管6内部渗水通过位于其一端的抽水泵9集中排出,从而快速、有效地对浅基础基坑1实施降水,保证了浅基础基坑1的降水效果,有利于基础承台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基坑降水施工的经济效益。
23.如图3所示,排水管6的外壁还包覆有滤网7,避免沟槽5内土渣及杂质等堵塞排水管6的通孔而导致排水不畅。
24.如图2所示,沟槽5内还设有包覆于排水管6的覆土层8,覆土层8由原基坑土体填充而成,覆土层8的设置能够增进排水效率。
25.请继续参考图2,基础承台底部还铺设有混凝土垫层3,排水管6和覆土层8位于混凝土垫层3下方,以增大覆土层8与基坑土体的接触面积。
26.采用本实施例的浅基础基坑1降水结构进行降水的过程如下:
27.浅基础基坑1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底部沿基础承台外边缘区域挖一圈闭合的沟槽5,在沟槽5延伸方向放置排水管6,排水管6沿长度方向设有通孔且外部包覆滤网7,排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基坑顶部,其出水端与位于基坑顶部的抽水泵9连通;
28.采用原基坑土壤进行沟槽5回填形成覆土层8,将排水管6埋于覆土层8土表以下,
打开抽水泵9进行浅基础基坑1降水,待基础承台结构施工完成后,采取挖出或割断排水管6的方式进行处理。
29.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槽,其围合于承台基础底部外侧;排水管,其沿沟槽延伸方向设置于沟槽内,排水管低于浅基础基坑的地下水水位,排水管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顶部;抽水泵,其设置于浅基础基坑顶部,并与排水管的延伸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外壁还包覆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还设有包覆于排水管的覆土层,所述覆土层由原浅基础基坑的土体填充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基础底部还铺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排水管和覆土层位于混凝土垫层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浅基础基坑降水结构,涉及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领域。针对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浅基础基坑时,明沟结合集水井的降水方式不能满足浅基坑的降水需求,导致承台基础施工无法顺利实施的问题。它包括沟槽、排水管及抽水泵,沟槽围合于承台基础外侧,排水管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于沟槽内,排水管侧壁设有通孔,排水管一端延伸至浅基础基坑顶部并与抽水泵连通。与抽水泵连通。与抽水泵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倪锋 熊波 张屹皓 张林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