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及道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河道景观蓄水经常用到挡水堰,为满足堰体上下游水面连通,通常采用堰顶溢流,堰顶有交通要求设过水路面;或者采用桥涵结构,同时满足水面连通及交通功能。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是:过水路面漫水时阻碍交通,路面结构耐久性差;设置桥涵时,桥梁造价较高,涵洞过流量偏小,另外桥涵需要设置专门基础,对堰体承载力要求高,施工周期长。所以采用新的结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的结构,具有能够满足蓄水兼顾溢流要求,同时满足结构顶面交通需要,并且工艺简单,施工便利。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包括挡水堰体,所述挡水堰体的顶面设置过渡层;过渡层的上方为溢流层,所述溢流层包括设在过渡层上方的透水路堤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埋设在水路堤内且贯通挡水堰体的前后两侧;透水路堤的上方依次设有隔离层和路面层。
6.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路堤的厚度不小于1.5m。
7.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直径0.5m,管壁均布多个直径2cm的透水孔;且相邻的排水管按照净距0.75m布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挡水堰体为蓄水构筑物,堰顶路基路面结构主要实现堰顶交通功能,透水路堤层内设置排水管,主要满足溢流功能,实现水面连通。透水路堤层与堰顶路基路面层间设置防水用的隔离层。
9.具体的:
10.1.通过设置透水路堤层管涵加高堰顶路面高程,解决堰顶溢流漫水阻碍交通及过水路面耐久性差问题。
11.2.通过透水路堤层改变溢流部位,改变原堰顶溢流方式。
12.3.通过在透水路堤中设置排水管,增加透水路堤过流量。
13.4.与常规涵洞相比,透水路堤排水管透水及过流面积增大。
14.5.透水路堤中采用小直径排水管,不需要专门进行基础处理。
15.6.本结构不需要专门设置钢筋,造价较低,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便利。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的横断面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18.图中:1、挡水堰体;2、过渡层;3、透水路堤;4、排水管;5、隔离层;6、路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包括挡水堰体1,所述挡水堰体1的顶面设置过渡层2;过渡层2的上方为溢流层,所述溢流层包括设在过渡层2上方的透水路堤3和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埋设在水路堤3内且贯通挡水堰体1的前后两侧;透水路堤3的上方依次设有隔离层5和路面层6,隔离层5将透水路堤3与路面层6隔离开,避免水对路面层6造成影响;所述路面层6主要满足堰顶交通需求,采用常规路基路面结构,堰顶路面高程根据两侧道路确定方便衔接,并满足行洪排沥等要求。
22.所述挡水堰体1为主要挡水结构,支承上部溢流层及路面层6,堰体材料应满足挡水堰水利计算要求,同时满足堰顶交通要求。
23.所述透水路堤3所用石料应具有耐冻性,尺寸不宜过小且应均匀一致。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5.在施工时,首先完成挡水堰体1的施工,堰体顶面铺设过渡层2,透水路堤3的厚度不小于1.5m,透水路堤层采用耐冻性石料,石料粒径均匀一致;铺设透水路堤3时,预埋排水管4,排水管4的直径0.5m,管壁均布多个直径2cm的透水孔,且相邻的排水管4按照净距0.75m布置;
26.在使用时,挡水堰体1为主要蓄水结构,通过挡水堰体实现上游蓄水,形成水面。溢流层相对于常规涵洞结构,透水路堤配合排水管形式,增加了过水通道面积,从而增大了溢流量,满足了上下游水面连通及一定设计标准下的排沥排涝要求。路面层6主要满足堰顶交通要求。
技术特征:1.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包括挡水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堰体的顶面设置过渡层;过渡层的上方为溢流层,所述溢流层包括设在过渡层上方的透水路堤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埋设在水路堤内且贯通挡水堰体的前后两侧;透水路堤的上方依次设有隔离层和路面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堤的厚度不小于1.5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直径0.5m,管壁均布多个直径2cm的透水孔;且相邻的排水管按照净距0.75m布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及道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路堤与挡水堰组合结构。所述挡水堰体的顶面设置过渡层;过渡层的上方为溢流层,所述溢流层包括设在过渡层上方的透水路堤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埋设在水路堤内且贯通挡水堰体的前后两侧;透水路堤的上方依次设有隔离层和路面层。挡水堰体为蓄水构筑物,堰顶路基路面结构主要实现堰顶交通功能,透水路堤层内设置排水管,主要满足溢流功能,实现水面连通。透水路堤层与堰顶路基路面层间设置防水用的隔离层。用的隔离层。用的隔离层。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武 苏保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