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软土固化。
背景技术:
1、在电化学软土固化技术中,因为在固化过程中的电极与软土之间会不断增大缝隙,那么就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不容易排出水,排水效果差,能耗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能够自动适应软土的变化,自动将金属叶片与软土进行接触,避免电阻太大,减少能耗,利于排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包括:
4、主杆,其中间设有通孔;
5、电缆,其设于通孔中;
6、金属靴,其设于主杆的下端;
7、若干组自适应模块,所有自适应模块自主杆的下端往主杆的上端阵列分布,每一个自适应模块均包围着主杆,相邻两个自适应模块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第一缝隙为横向排浆缝;每一自适应模块均包括若干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单元,在同一组自适应模块中的相邻两个弹性单元之间均设有第二缝隙;第二缝隙为纵向排浆缝;每一个弹性单元包括导线、金属弹簧、金属插槽及金属叶片;金属弹簧的一端与主体固定连接,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金属插槽固定连接,金属叶片插设在金属插槽中,金属叶片依次通过金属插槽、金属弹簧及导线与通孔中的电缆电性连接。
8、金属叶片上设有金属块,金属块插设在金属插槽中,金属插槽与金属块之间配合形成镶嵌结构。
9、主杆为陶瓷杆。
10、金属靴为自主杆往外逐渐缩小的金属靴。
11、当使用过程中,电极与软土之间产生缝隙之后,因为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弹簧将金属叶片往外弹,使得金属叶片与软土可以更好的接触。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利于排浆。金属靴利于插入软土的时候可以进行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了金属叶片,减少受力。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适应软土的变化,自动将金属叶片与软土进行接触,避免电阻太大,减少能耗,利于排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1.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特征在于:金属叶片上设有金属块,金属块插设在金属插槽中,金属插槽与金属块之间配合形成镶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特征在于:主杆为陶瓷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缝隙的电极,其特征在于:金属靴为自主杆往外逐渐缩小的金属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