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6202发布日期:2023-05-05 09:1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副井排水,具体为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1、副井是相对主井而言的,在地下采矿作业的巷道布置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设置有主井和副井两种井筒。

2、随着矿山建设事业的发展,矿山井下开采越来越普遍,很多矿山都建设有做为人员和物料上下的副井,副井最下一层巷道的部分,一般用于安装缓冲轨道,存放尾绳,安装其他设备,储存掉落泥沙,储存积水等作用。目前,积水一般用潜水泵抽出,泥沙需人员下到井底人工进行清运,存在作业效率低下,作业环境恶劣,安全保障不高等不良情况。

3、因此,发明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清除井坑中淤泥,显著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减少了井下作业时间,效益显著,解决了目前积水一般用潜水泵抽出,泥沙需人员下到井底人工进行清运,存在作业效率低下,作业环境恶劣,安全保障低下等不良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首先在副井最下一层巷道内安装电控柜及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在工作层依次安装人行弧形检修走廊和弧形电葫芦轨道;

4、b;在弧形电葫芦轨道上安装工作电葫芦,将工作位置的绞吸泵悬挂于工作电葫芦的挂钩上;

5、c:根据井坑水位和淤泥的高度,由工作电葫芦将工作位置的绞吸泵调节到合适高度,工作位置的绞吸泵通过管路系统将泥浆输送至上方巷道泥水澄清池,工作位置的绞吸泵通过弧形电葫芦轨道对水窝进行多方位排水清淤工作;

6、d:井坑水窝如果泥浆浓度过高,通过上方的给水管道向水窝补水,补水完成后再次进行泵吸,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手持便携式终端到工作层平台,就近观察作业情况并进行操作,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升井。

7、优选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e:在副井最下一层巷道内安装检修电葫芦及轨道,在工作层梯子间平台安装维修转运移动小车及轨道,如果工作位置的绞吸泵故障需要维修,由工作电葫芦转移到维修转运移动小车及轨道上方,并把检修电葫芦吊起的绞吸泵降落到维修转运移动小车及轨道上,

9、f:维修转运移动小车沿着轨道水平把检修小车上位置的绞吸泵移动到检修电葫芦的正下方,由检修电葫芦提升到巷道高度,沿着轨道水平运送到巷道地面;

10、g:维修好或换新的绞吸泵由罐笼运送到巷道内,检修电葫芦运送绞吸泵到工作层平台维修转运移动小车上,连接管道和电缆,维修转运移动小车移动到工作电葫芦下方,由工作电葫芦吊送到绞吸泵到工作位置,进行排水清淤作业。

11、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工作电葫芦上安装有一个电缆卷筒,作用是存储和收放电缆,此电缆用于给绞吸泵供电。

12、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绞吸泵和电葫芦的电源电缆,悬挂安装于电葫芦拖缆及弧形轨道上,拖缆移动端连接到电葫芦和电缆卷筒,拖缆固定端连接到电控柜,电缆路径向上沿电缆固定。

13、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管路系统包括水渣浆抽吸排放软管和坑底补水管道,排放管采用可移动耐磨软管,排放软管的底端与工作位置的绞吸泵出水管相连通,坑底补水管道采用耐腐蚀钢制管道,坑底补水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水窝的顶部。

14、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操作人员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就近站立,可清楚观察到绞吸泵工作状况、坑底淤泥清楚情况以及补水情况,井坑中清淤照明也可通过移动操作终端控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发明通过工作位置的绞吸泵、检修小车、检修电葫芦、工作电葫芦、弧形电葫芦轨道、人行弧形检修走廊、电葫芦拖缆及弧形轨道、管路系统、电控柜及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维修转运移动小车及轨道和检修电葫芦及轨道的配合,确保了副井水窝排水清淤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且方便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显著降低了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井下作业时间,为井下无人作业提供设备支撑降低了井下生产的热停工时。



技术特征:

1.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工作电葫芦(2)上安装有一个电缆卷筒,作用是存储和收放电缆,此电缆用于给绞吸泵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绞吸泵和电葫芦的电源电缆,悬挂安装于电葫芦拖缆及弧形轨道(5)上,拖缆移动端连接到电葫芦和电缆卷筒,拖缆固定端连接到电控柜,电缆路径向上沿电缆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管路系统(6)包括水渣浆抽吸排放软管和坑底补水管道,排放管采用可移动耐磨软管,排放软管的底端与工作位置的绞吸泵(1.1)出水管相连通,坑底补水管道采用耐腐蚀钢制管道,坑底补水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水窝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操作人员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就近站立,可清楚观察到绞吸泵工作状况、坑底淤泥清楚情况以及补水情况,井坑中清淤照明也可通过移动操作终端控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副井水窝排水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副井最下一层巷道内安装电控柜及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在工作层依次安装人行弧形检修走廊和弧形电葫芦轨道;在弧形电葫芦轨道上安装工作电葫芦。本发明通过工作位置的绞吸泵、检修小车、检修电葫芦、工作电葫芦、弧形电葫芦轨道、人行弧形检修走廊、电葫芦拖缆及弧形轨道、管路系统、电控柜及手持便携式操作终端、维修转运移动小车及轨道和检修电葫芦及轨道的配合,确保了副井水窝排水清淤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且方便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显著降低了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井下作业时间,为井下无人作业提供设备支撑降低了井下生产的热停工时。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强,李明宇,于泽亮,张华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罕王傲牛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