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40363发布日期:2023-05-05 13: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尤其涉及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1、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

2、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抗滑桩埋入地层以下深度,按一般经验,软质岩层中锚固深度为设计桩长的三分之一;硬质岩中为设计桩长的四分之一;土质滑床中为设计桩长的二分之一。当土层沿基岩面滑动时,锚固深度也有采用桩径的2~5倍。抗滑桩的布置形式有相互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桩排,下部间隔、顶部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锚固桩等。桩柱间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以保证滑动土体不在桩间滑出为原则。

3、但是,在对邻近既有公路的边坡进行抗滑桩施工时,现有的常规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率较低,对既有公路的占道时间较长,导致对既有公路的影响较大,且在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边坡上的土体滑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邻近既有公路的边坡进行抗滑桩施工时,现有的常规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率较低,对既有公路的占道时间较长,导致对既有公路的影响较大,且在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边坡上的土体滑动,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用于形成抗滑桩;

4、所述方法包括:

5、对应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对所述既有边坡进行削坡开挖,形成开挖区域以及边坡土体;

6、获取所述开挖区域的地质稳定情况;

7、根据所述地质稳定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形式;

8、根据所述防护形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

9、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对应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对所述既有边坡进行削坡开挖,形成开挖区域以及边坡土体的步骤包括:

10、获取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的通长;

11、根据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的通长,在所述既有边坡上对应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沿纵向开挖所述既有边坡,形成所述开挖区域。

12、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开挖区域的高度为6m,所述开挖区域的横断面底部宽度为2.75m,所述开挖区域的坡脚距抗滑桩边为1.25m,所述开挖区域的坡比为1:0.3。

13、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开挖区域的地质稳定情况的步骤包括:

14、判断所述开挖区域的土体是否发生滑落;

15、若是,则修筑第一防护结构;

16、若否,则修筑第二防护结构。

17、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若是,则修筑第一防护结构的步骤包括:

18、暂停施工,并在所述既有公路靠近于所述既有边坡的一侧滑模形成第一防护结构;

19、所述若否,则修筑第二防护结构的步骤包括:

20、继续施工,并在所述既有公路靠近于所述既有边坡的一侧滑模形成第二防护结构;

21、其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防护结构的高度。

22、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防护形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的步骤包括:

23、采用喷锚的方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所述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

24、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采用喷锚的方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所述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的步骤包括:

25、采用φ22mm的砂浆锚杆,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呈矩形交错布置的支护结构;

26、利用所述支护结构,在所述开挖区域铺设钢筋网;

27、向所述钢筋网的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

28、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砂浆锚杆的长度为3m。

29、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砂浆锚杆包括多根,相邻四根所述砂浆锚杆围合形成1.5m*1.5m的矩形结构。

30、可选地,上述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中,所述混凝土为c25网喷混凝土。

3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3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通过对既有公路与既有边坡之间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土体是否受抗滑桩的施工而发生滑落,从而及时对既有公路与既有边坡的交界处形成临时支护,以对既有公路进行防护,防止边坡上滑落的土体对既有公路造成影响,从而确保既有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且放置对既有公路产生较长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抗滑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对所述既有边坡进行削坡开挖,形成开挖区域以及边坡土体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区域的高度为6m,所述开挖区域的横断面底部宽度为2.75m,所述开挖区域的坡脚距抗滑桩边为1.25m,所述开挖区域的坡比为1:0.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开挖区域的地质稳定情况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是,则修筑第一防护结构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护形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喷锚的方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所述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的步骤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锚杆的长度为3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锚杆包括多根,相邻四根所述砂浆锚杆围合形成1.5m*1.5m的矩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c25网喷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既有公路的既有边坡圬工破除开挖方法,用于形成抗滑桩;所述方法包括:对应所述抗滑桩的所属段落,对所述既有边坡进行削坡开挖,形成开挖区域以及边坡土体;获取所述开挖区域的地质稳定情况;根据所述地质稳定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形式;根据所述防护形式,在所述开挖区域形成临时支护,完成开挖施工。本发明通过对既有公路与既有边坡之间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土体是否受抗滑桩的施工而发生滑落,从而及时对既有公路与既有边坡的交界处形成临时支护,以对既有公路进行防护,防止边坡上滑落的土体对既有公路造成影响,从而确保既有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且放置对既有公路产生较长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康,张华健,董伟伟,赵顺国,张毅,王鹏,庞东升,魏辉,余后勤,李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