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715发布日期:2022-08-12 20:4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
1.技术领域:
2.本申请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
3.

背景技术:

4.现有挖掘机在狭窄空间工作时,由于误操作,车身转动后上部车架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目前,挖掘机一般在车架上安装有防撞梁,用来减轻车架碰撞,在发生碰撞时,防撞梁结构主要承担着抵御碰撞变形,分散碰撞能量的作用,用来保护车架结构,现有防撞梁一般直接用支撑板焊接在车架工字梁上,虽能起到防撞警示的作用,但是强度较低,吸收能量有限,无法有效对车架进行保护。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撞梁强度较低,吸收碰撞能量有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包括翼板、腹板和呈“》”结构支撑板,翼板固设在腹板两端形成工字梁结构,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翼板上;支撑板内侧固设有立板,立板与支撑板内壁形成第一腔室;
8.立板与腹板之间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一端与立板侧立面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另一端以固定结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缓冲板,缓冲板另一端与翼板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
9.水平板、缓冲板、翼板、支撑板和立板围合形成第二腔室;
10.两缓冲板、腹板及翼板围合形成第三腔室。
11.进一步地,第二腔室和/或第三腔室内填充有吸能材料。
12.进一步地,第二腔室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泡沫。
13.进一步地,第三腔室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橡胶。
14.进一步地,缓冲板与水平板的夹角范围为110
°‑
160
°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平板、缓冲板、翼板、支撑板、立板和腹板之间的位置配合、连接关系,构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具有一定的碰撞变形量,起到警示作用;腔室内填充的吸能材料,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缓冲板一端与翼板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在允许变形量内,将碰撞力转化到吸能材料上,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同时,具备合适的强度及刚度。
16.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翼板,2、腹板,3、支撑板,4、立板,5、第一腔室,6、水平板,7、缓冲板,8、第二腔室,9、第三腔室。
21.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23.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包括翼板1、腹板2和呈“》”结构支撑板3,翼板1固设在腹板2两端形成工字梁结构,支撑板3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翼板1上;支撑板3内侧固设有立板4,立板4与支撑板3内壁形成第一腔室5,立板4的设计,保证轻微正面碰撞不破坏内部结构,起到缓冲预警作用。
24.立板4与腹板2之间设置有水平板6,水平板6一端与立板4侧立面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另一端以固定结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缓冲板7,缓冲板7另一端与翼板1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在允许变形量内,其碰撞力被吸能材料吸收上,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同时,具备合适的强度及刚度。
25.水平板6、缓冲板7、翼板1、支撑板3和立板4围合形成第二腔室8;两缓冲板7、腹板2及翼板1围合形成第三腔室9,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8、第三腔室9内均填充有吸能材料,在减轻了整体重量,吸收侧面撞击能量,第二腔室8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泡沫,第三腔室9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橡胶,利用橡胶特性用来吸收猛烈撞击下的能量。
2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腔室8、第三腔室9中的一个内填充吸能材料。
27.缓冲板7与水平板6的夹角为110
°
,使得缓冲板7的力更容易传递给第三腔室9内的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可以设定为120
°
、130
°
、140
°
、150
°
、160
°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当防撞边梁受到正面挤压或撞击时,首先第一腔室5受力变形,起到初次卸力及预警作用;当力继续内传导时,一部分被第二腔室8内的泡沫吸收,另外部分通过立板4带动水平板6向内滑动,水平板6带动缓冲板7挤压第三腔室9中的橡胶,进一步将力分散传导给腹板2,逐级分散,逐级传导,预留缓冲空间,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同时,具备合适的强度及刚度。
29.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左下”、“右上”、“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板(1)、腹板(2)和呈“>”结构支撑板(3),翼板(1)固设在腹板(2)两端形成工字梁结构,支撑板(3)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翼板(1)上;支撑板(3)内侧固设有立板(4),立板(4)与支撑板(3)内壁形成第一腔室(5);立板(4)与腹板(2)之间设置有水平板(6),水平板(6)一端与立板(4)侧立面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另一端以固定结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缓冲板(7),缓冲板(7)另一端与翼板(1)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水平板(6)、缓冲板(7)、翼板(1)、支撑板(3)和立板(4)围合形成第二腔室(8);两缓冲板(7)、腹板(2)及翼板(1)围合形成第三腔室(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腔室(8)和/或第三腔室(9)内填充有吸能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腔室(8)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腔室(9)内填充的吸能材料为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板(7)与水平板(6)的夹角范围为110
°‑
160
°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防撞边梁结构:包括翼板、腹板和呈“>”结构支撑板,翼板固设在腹板两端形成工字梁结构,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翼板上;支撑板内侧固设有立板,立板与支撑板内壁形成第一腔室;立板与腹板之间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一端与立板侧立面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另一端以固定结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缓冲板,缓冲板另一端与翼板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具有一定的碰撞变形量,起到警示作用;腔室内填充的吸能材料,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缓冲板一端与翼板内侧以滑动结构方式相连,在允许变形量内,将碰撞力转化到吸能材料上,在不影响内部结构的同时,具备合适的强度及刚度。及刚度。及刚度。


技术研发人员:冯现伟 杜泽景 刘旭 李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市凯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