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0899发布日期:2022-08-09 19:3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石基坑的降排水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有下反小基坑的岩石基坑的降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基坑降排水方法,一般是在坑外采用井点降排水的方法,但有些基坑开挖范围内为中风化花岗岩,基础开挖是采用破碎锤破碎岩石的方法进行的,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向外渗水;一些工程的下反梁筏板基础,设计有若干个承台,承台基底标高较筏板及下反梁基底标高低,在石方开挖完成后,周边岩石缝隙的地下水全部渗入,承台小基坑就变成了若干个自然的集水坑;因岩石渗透系数小,基坑内的若干个小基坑的水,很难及时渗透至基坑四周的排水沟中,使小基坑内的水始终无法完全排除干净,若采用传统的在基坑四周设置集水坑进行降排水的方法,起不到降水的效果,给后续防水及基础施工带来许多困难,进而无法进行下一步施工,造成较大的工期延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解决了下反小基坑无法降水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5.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包括岩石基坑,在岩石基坑的坑底,设置有下反小基坑,下反小基坑的坑底的四周,间隔地设置有轻型井点井,在轻型井点井中设置有轻型井点井抽水管,在轻型井点井抽水管的进水口上连接有井点内滤管,在下反小基坑的坑底设置有环形排水支管,在岩石基坑的外侧设置有排水总管,在排水总管中设置有真空排水泵,轻型井点井抽水管与环形排水支管连通在一起,环形排水支管通过连接管与排水总管连通在一起。
6.相邻两轻型井点井的间距为0.8-1.5米;轻型井点井的直径为100毫米,轻型井点井的井底低于下反小基坑坑底标高1-1.5米。
7.井点内滤管的长度为500-800毫米,在井点内滤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直径为8毫米的进水孔,进水孔的间距为20毫米,呈梅花状布置。
8.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岩石基坑内有若干个下反小基坑的降排水,施工工艺简单,通过降低每个下反小基坑地下水的方法来实现整个基坑降排水的目的,施工成本较低,降排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反小基坑2处的断面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井点井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3.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包括岩石基坑1,在岩石基坑1的坑底,设置有下反小基坑2,下反小基坑2的坑底的四周,间隔地设置有轻型井点井3,在轻型井点井3中设置有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在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的进水口上连接有井点内滤管8,在下反小基坑2的坑底设置有环形排水支管5,在岩石基坑1的外侧设置有排水总管6,在排水总管6中设置有真空排水泵7,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与环形排水支管5连通在一起,环形排水支管5通过连接管9与排水总管6连通在一起。
14.相邻两轻型井点井3的间距为0.8-1.5米;轻型井点井3的直径为100毫米,轻型井点井3的井底低于下反小基坑2坑底标高1-1.5米。
15.井点内滤管8的长度为500-800毫米,在井点内滤管8的管壁上设置有直径为8毫米的进水孔,进水孔的间距为20毫米,呈梅花状布置。
16.沿每个下反小基坑进行布置井点,一般一个下反小基坑布置1—2组井点,一组为4—6个井点;间距根据渗水量等通过计算确定,一般间距取0.8-1.5米;根据下反小基坑基坑形状沿坑边均匀布置,用钢尺测放井点,用木桩或红油漆进行标识;在下反小基坑内钻轻型井点井,钻井采用spj-100型钻机,每口井直径100毫米,井底深度低于每个下反小基坑底标高1-1.5米;井点内滤管8采用500-800毫米长的管,沿管周圈钻直径为8毫米圆孔,孔距20为毫米,梅花状布置;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采用直径为25毫米的pvc管,主管与井点管处接一变径三通,水自井点管通过软管与主管连通后,排出基坑外;待管道布好后,在每个井点内滤管周围用滤料进行填充,滤料采用0.5-1厘米石子或粗砂,井点填砂后,井口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排水效果;抽水设备根据其渗水量和降排水深度进行选型;抽水真空度宜控制在-0.03mpa到-0.06mpa,真空度以真空泵端安装的真空表读数衡量;各组井点管及连接管部件连接好完毕后,与抽水设备接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无漏气、淤塞情况,看出水正常,即可投入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包括岩石基坑(1),在岩石基坑(1)的坑底,设置有下反小基坑(2),其特征在于,下反小基坑(2)的坑底的四周,间隔地设置有轻型井点井(3),在轻型井点井(3)中设置有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在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的进水口上连接有井点内滤管(8),在下反小基坑(2)的坑底设置有环形排水支管(5),在岩石基坑(1)的外侧设置有排水总管(6),在排水总管(6)中设置有真空排水泵(7),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与环形排水支管(5)连通在一起,环形排水支管(5)通过连接管(9)与排水总管(6)连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轻型井点井(3)的间距为0.8-1.5米;轻型井点井(3)的直径为100毫米,轻型井点井(3)的井底低于下反小基坑(2)坑底标高1-1.5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井点内滤管(8)的长度为500-800毫米,在井点内滤管(8)的管壁上设置有直径为8毫米的进水孔,进水孔的间距为20毫米,呈梅花状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基坑中下反小基坑降排水系统,解决了下反小基坑无法降水的问题;包括岩石基坑(1),在岩石基坑(1)的坑底,设置有下反小基坑(2),下反小基坑的坑底的四周,间隔地设置有轻型井点井(3),在轻型井点井(3)中设置有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在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的进水口上连接有井点内滤管(8),在下反小基坑(2)的坑底设置有环形排水支管(5),在岩石基坑(1)的外侧设置有排水总管(6),在排水总管(6)中设置有真空排水泵(7),轻型井点井抽水管(4)与环形排水支管(5)连通在一起,环形排水支管(5)通过连接管(9)与排水总管(6)连通在一起;施工成本较低,降排水效果好。降排水效果好。降排水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晨 王彩霞 周鹏 郭国敏 李永善 贾艳 郭炜 宋贺鹏 陈少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