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0011发布日期:2022-10-18 22:1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


背景技术:

2.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而目前围堰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在建筑中,湿地环境保护中围堰也起到了重要的防护作用。
3.但是目前用于湿地环境中的生态围堰体积较大,运输过程往往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以及较多的人力,给围堰的施工增加了困难,而且为了给围堰增加配重,增加围堰的重量,该方式又给运输、安装增加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解决了目前用于湿地环境中的生态围堰体积、重量均较大,运输过程费时费力,给围堰的运输、施工增加了困难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若干所述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依次首尾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围堰的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第一围堰与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围堰的左端固定设置有t形块,且第一围堰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槽座,所述第一围堰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柱,所述锥形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第一围堰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溢水孔,所述第一围堰的顶部开设有填料腔。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构件。
9.优选的,所述t形块的结构与卡接槽座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螺柱外壁的螺纹槽与螺纹套的腔体内壁螺纹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填料腔的内部填充有配重块,配重块为石块颗粒。
12.优选的,全部所述溢水孔均与填料腔的内部相连通。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通过设置若干个首尾交替连接的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能够形成不同长度的大型围堰,运输时可将若干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单独拆卸分解,形成多个单独的个体,减小其体积,便于运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可将若干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进行组装,降低了运输、组装的难度。
16.2、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围堰与锥形柱之间为分体式设计,运输时可将其拆卸,使用时进行组装,避免锥形柱在运输过程中意外伤人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运行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运行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运行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围堰;2、第二围堰;3、盖板;4、螺栓;5、t形块;6、卡接槽座;7、螺纹套;8、锥形柱;9、螺柱;10、溢水孔;11、填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和附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若干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依次首尾交替连接,第一围堰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且第一围堰1与盖板3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第一围堰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t形块5,且第一围堰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槽座6,第一围堰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螺纹套7,螺纹套7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柱8,锥形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9,第一围堰1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溢水孔10,第一围堰1的顶部开设有填料腔11,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构件,t形块5的结构与卡接槽座6相适配,螺柱9外壁的螺纹槽与螺纹套7的腔体内壁螺纹相适配,填料腔11的内部填充有配重块,配重块为石块颗粒,全部溢水孔10均与填料腔11的内部相连通。
23.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4.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围堰1的右端与第二围堰2的左端想靠近,然后将t形块5插接进卡接槽座6中,实现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的连接,接着再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依次交替连接若干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连接,接着将若干围堰插接进湿地泥土中,组装结束后,向填料腔11内部填充石块颗粒,增加配重,最后将盖板3借助螺栓4与第一围堰1、或第二围堰2固定即可。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包括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依次首尾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围堰(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且第一围堰(1)与盖板(3)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围堰(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t形块(5),且第一围堰(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槽座(6),所述第一围堰(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柱(8),所述锥形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9),所述第一围堰(1)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溢水孔(10),所述第一围堰(1)的顶部开设有填料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堰(1)与第二围堰(2)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5)的结构与卡接槽座(6)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9)外壁的螺纹槽与螺纹套(7)的腔体内壁螺纹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腔(11)的内部填充有配重块,配重块为石块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溢水孔(10)均与填料腔(11)的内部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围堰,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若干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依次首尾交替连接,第一围堰的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第一围堰与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若干个首尾交替连接的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能够形成不同长度的大型围堰,运输时可将若干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单独拆卸分解,形成多个单独的个体,减小其体积,便于运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可将若干第一围堰与第二围堰进行组装,降低了运输、组装的难度。围堰与锥形柱之间为分体式设计,运输时可将其拆卸,使用时进行组装,避免锥形柱在运输过程中意外伤人的情况。过程中意外伤人的情况。过程中意外伤人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清才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