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9782发布日期:2022-10-18 22:1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水排离装置,尤其是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建筑基坑由于露天安置基坑内会存有一定的地下水和雨水,为了防止积水过多造成基坑坍塌,需要对基坑进行排水工作,由于基坑中易出现深度不一的情况,进而导致基坑积水的位置可能有多处,一般排水时,只是将吸水管放入基坑的积水处,进行排离,但需要使用者频繁进入基坑对吸水管更换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
6.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方形管,所述固定底座与方形管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方形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方形块,所述活动方形块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方形管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方形管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延伸至方形管的内腔并与活动方形块螺纹连接,所述方形管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管架,所述管架的表面设置有钢丝骨架给水管,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的一端穿过滑轮并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方形管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水泵,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连通。
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底座顶部的两个导向滑轨,所述方形管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在导向滑轨内腔滑动的导向滑块。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管架包括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方形管顶部的盘管柱,所述盘管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缠绕在盘管柱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通在钢丝骨架给水管一端的配重壳,所述配重壳的表面贯穿式安装有滤网。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焊接有多个扎地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扎地锥可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基坑顶部的边缘处,使得方形管位于基坑上部,操作螺纹杆转动,使得活动方形块带动过滤组件左右运动,而且方形管可在固定底座的顶部前后运动,进而使得过滤组件前后运动,可通过操作管架,调节过滤组件位于基坑内的深度,即可使得过滤组件能够在基坑多个位置进行吸水,避
免了使用者进入基坑调整吸水位置,即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解决了由于基坑中易出现深度不一的情况,进而导致基坑积水的位置可能有多处,一般排水时,只是将吸水管放入基坑的积水处,进行排离,但需要使用者频繁进入基坑对吸水管更换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1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6.图中,1-固定底座,2-方形管,3-限位组件,31-导向滑轨,32-导向滑块,4-活动方形块,5-矩形腔,6-滑轮,7-螺纹杆,8-把手,9-管架,91-盘管柱,92-手轮,10-钢丝骨架给水管,11-过滤组件,111-配重壳,112-滤网,12-水泵,13-扎地锥。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2,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18.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多个扎地锥13,固定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方形管2,固定底座1与方形管2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开设在固定底座1顶部的两个导向滑轨31,方形管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在导向滑轨31内腔滑动的导向滑块32,方形管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方形块4,活动方形块4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5,矩形腔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滑轮6,方形管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表面与方形管2转动连接,螺纹杆7的左端延伸至方形管2的内腔并与活动方形块4螺纹连接,螺纹杆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把手8,方形管2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管架9,管架9的表面设置有钢丝骨架给水管10,管架9包括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方形管2顶部的盘管柱91,盘管柱9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92,钢丝骨架给水管10缠绕在盘管柱91的表面,钢丝骨架给水管10的一端穿过滑轮6并设置有过滤组件11,过滤组件11包括连通在钢丝骨架给水管10一端的配重壳111,配重壳111的表面贯穿式安装有滤网112,方形管2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水泵12,钢丝骨架给水管10的另一端与水泵12的进水端连通。
1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扎地锥13可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基坑顶部的边缘处,使得方形管2位于基坑上部,转动把手8带动螺纹杆7转动,螺纹杆7因与活动方形块4的螺纹连接关系,则带动活动方形块4左右运动,活动方形块4则通过滑轮6推动钢丝骨架给水管10移动,过滤组件11本身的重力会跟随着钢丝骨架给水管10移动,而且方形管2可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前后运动,进而使得过滤组件11前后运动,可通过转动手轮92,手轮92可对钢丝骨架给水管10进行收卷和放卷,调节过滤组件11位于基坑内的深度,即可使得过滤组件11能够在基坑多个位置进行吸水,调节完成后,再进行吸水,将钢丝骨架给水管10远离过滤组件11的一端安装在水泵12的进水端处,打开水泵12即可排水,滤网112能够对水中的异物进行隔绝,调整过滤组件11位置和通过管架9对钢丝骨架给水管10收卷和放卷时,预先将钢丝骨架给水管10与水泵12连接处断开,避免了使用者进入基坑调整吸水位置,即
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时,钢丝骨架给水管10为市场在售产品,在缠绕时,不会出现压扁影响水流通的情况。
20.综上所述:该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通过扎地锥13可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基坑顶部的边缘处,使得方形管2位于基坑上部,操作螺纹杆7转动,使得活动方形块4带动过滤组件11左右运动,而且方形管2可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前后运动,进而使得过滤组件11前后运动,可通过操作管架9,调节过滤组件11位于基坑内的深度,即可使得过滤组件11能够在基坑多个位置进行吸水,避免了使用者进入基坑调整吸水位置,即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解决了由于基坑中易出现深度不一的情况,进而导致基坑积水的位置可能有多处,一般排水时,只是将吸水管放入基坑的积水处,进行排离,但需要使用者频繁进入基坑对吸水管更换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21.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方形管(2),所述固定底座(1)与方形管(2)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3),所述方形管(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方形块(4),所述活动方形块(4)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5),所述矩形腔(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滑轮(6),所述方形管(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与方形管(2)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左端延伸至方形管(2)的内腔并与活动方形块(4)螺纹连接,所述方形管(2)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管架(9),所述管架(9)的表面设置有钢丝骨架给水管(10),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10)的一端穿过滑轮(6)并设置有过滤组件(11),所述方形管(2)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水泵(12),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10)的另一端与水泵(12)的进水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开设在固定底座(1)顶部的两个导向滑轨(31),所述方形管(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在导向滑轨(31)内腔滑动的导向滑块(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杆(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把手(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架(9)包括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方形管(2)顶部的盘管柱(91),所述盘管柱(9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92),所述钢丝骨架给水管(10)缠绕在盘管柱(91)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组件(11)包括连通在钢丝骨架给水管(10)一端的配重壳(111),所述配重壳(111)的表面贯穿式安装有滤网(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多个扎地锥(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基坑积水排离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方形管,所述固定底座与方形管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方形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方形块,所述活动方形块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方形管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方形管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扎地锥可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基坑顶部的边缘处,使得方形管位于基坑上部,操作螺纹杆转动,使得活动方形块带动过滤组件左右运动,而且方形管可在固定底座的顶部前后运动,进而使得过滤组件前后运动,可通过操作管架,调节过滤组件位于基坑内的深度,即可使得过滤组件能够在基坑多个位置进行吸水,避免了使用者进入基坑调整吸水位置,即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可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戚桂华 戚桂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戚桂云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