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6263发布日期:2022-10-05 07:1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的扶持,越来越多滨水镇街开始重视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综合治理,为提高河道工程安全,往往需要采取河道清淤疏浚、险工加固、交叉建筑物重建等工程措施。鉴于平原区域河道周边人口密集较大,空间限制不适合大开挖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包括生态框预制件,所述生态框预制件布置3-5层,所述最上层的生态框预制件布置在地面上,所述最下层的生态框预制件下方布置混凝土预制件,所述混凝土预制件布置在河床下,所述生态框预制件背水面布置土工布,所述生态框预制件背水面布置原土回填层。
5.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生态框预制件中间设置主圆筒,所述主圆筒四周为碎石填充区,所述主圆筒上方设置植被放置台,所述主圆筒前后侧设置漏水孔所述植被放置台中间设置渗水孔,所述碎石填充区侧面设置泥土压实区。
6.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地面上面设置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生态框预制件背水侧。
7.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主圆筒前后设置漏水口。
8.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单个的生态框预制件尺寸为1.5m
×
1.0m
×
1.0m,壁厚为80mm。
9.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土工布的体密度为300g/m2。
10.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所述混凝土预制件厚度为0.5m,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下半部为深1m,底宽0.5m的梯形凸榫,邻水面直立,背水侧边坡为1:0.4。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抗冲刷能力较强;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较小;施工工艺简单,直接摆放垒砌;框内放置种植土,可种植植物,有利于生态修复。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生态框预制件;2-混凝土预制件;3-地面;4-护栏;5-河床;6-原土回填层;7-土工布;8-主圆筒;9-碎石填充区;10-植被放置台;11-渗水孔;12-泥土压实区;13-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具体的请参照图1-3,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包括生态框预制件1,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布置3-5层,所述最上层的生态框预制件1布置在地面3上,所述最下层的生态框预制件1下方布置混凝土预制件2,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布置在河床5下,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面布置土工布7,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面布置原土回填层6,通过生态框预制件的层叠搭放,完成河流两岸的挡墙结构,框体之间的缝隙采用混凝土填充。
19.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中间设置主圆筒8,所述主圆筒8四周为碎石填充区9,所述主圆筒8上方设置植被放置台10,所述主圆筒8前后侧设置漏水孔13所述植被放置台10中间设置渗水孔11,所述碎石填充区9侧面设置泥土压实区12,水位线14一下的生态框内填充碎石,水位线14以上的生态框内可以植种植土,对周边的绿化起到了辅助作用。
20.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所述地面3上面设置护栏4,所述护栏4设置在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侧,护栏可以保护群众的安全,使群众不会因太靠近挡墙而发生危险。
21.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厚度为0.5m,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下半部为深1m,底宽0.5m的梯形凸榫,邻水面直立,背水侧边坡为1:0.4,整个混凝土预制件下部分深插入河床中,给上层的结构搭建打好了地基,使整体结构更稳定。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框预制件(1),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布置3-5层,所述最上层的生态框预制件(1)布置在地面(3)上,所述最下层的生态框预制件(1)下方布置混凝土预制件(2),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布置在河床(5)下,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面布置土工布(7),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面布置原土回填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中间设置主圆筒(8),所述主圆筒(8)四周为碎石填充区(9),所述主圆筒(8)上方设置植被放置台(10),所述主圆筒(8)前后侧设置漏水孔(13)所述植被放置台(10)中间设置渗水孔(11),所述碎石填充区(9)侧面设置泥土压实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3)上面设置护栏(4),所述护栏(4)设置在生态框预制件(1)背水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圆筒(8)前后设置漏水口(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的所述生态框预制件(1)尺寸为1.5m
×
1.0m
×
1.0m,壁厚为8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7)的体密度为300g/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厚度为0.5m,所述混凝土预制件(2)下半部为深1m,底宽0.5m的梯形凸榫,邻水面直立,背水侧边坡为1: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平原区生态框挡墙护岸新型结构,包括生态框预制件,所述生态框预制件布置3-5层,所述最上层生态框预制件布置在地面上,所述最下层生态框预制件下面布置混凝土预制件,所述混凝土预制件布置在河床之下,所述生态框预制件后侧布置土工布,所述下层生态框预制件背水面布置原土回填层,本结构具有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较小等特点,大大减轻了施工工艺的操作难度。大大减轻了施工工艺的操作难度。大大减轻了施工工艺的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萍 张文俊 吴敬峰 戴红 严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