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0231发布日期:2022-10-15 01:2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2.山东山丘区季节性河流,往往河底坡降大,水流速度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河道涵蓄水源能力差,枯水期部分河段水量难以满足河道生态需水、涵养水源的要求。为改善河道丰、枯水期水量不平衡的状况,增加河道调蓄能力,补充地下水,需要新建挡水堰。但是,挡水堰建设拦蓄后,往往切断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通道,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包括生态堰堰体,所述生态堰堰体右侧上部布置砌石护坡,所述生态堰堰体右侧下部布置砌石消力池底板,所述生态堰堰体下面布置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布置在河床上面,所述砌石护坡布置在砌石消力池底板上面,所述砌石消力池底板下面布置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下面布置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下面布置中粗砂垫层,所述中粗砂垫层下面为河床,所述生态堰堰体右侧为河流上流,所述生态堰堰体左侧为河流下游。
5.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砌石护坡中间设置生态纵向连通通道。
6.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生态堰堰体采用埋石混凝土制作,顶宽2m,堰高1-2m。
7.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50mm。
8.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砌石消力池底板厚度为650mm。
9.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150mm。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土工布的体密度为300g/m2。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中粗砂垫层厚度为100mm。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所述生态纵向连通通道长度为15m-20m,宽度为1.5m-2m,平面呈s形迂回蜿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河道拦蓄采用生态堰,生态堰设生态纵向连通通道,不仅可以保证生态水量,以达到科学调控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河道水量,保证河道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水资源持续利用,还能达到维持生物多样性、补充地下水、稳固河床等目的,从而有效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生态堰堰体;2-砌石护坡;3-砌石消力池底板4-混凝土垫层;5-河床;6-碎石垫层;7-中粗砂垫层;8-河流下游;9-河流上流;10-生态纵向连通通道;11-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具体的请参照图1-3,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包括生态堰堰体1,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上部布置砌石护坡2,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下部布置砌石消力池底板3,所述生态堰堰体1下面布置混凝土垫层4,所述混凝土垫层4布置在河床5上面,所述砌石护坡2布置在砌石消力池底板3上面,所述砌石消力池底板3下面布置碎石垫层6,所述碎石垫层6下面布置土工布11,所述土工布11下面布置中粗砂垫层7,所述中粗砂垫层7下面为河床5,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为河流上流9,所述生态堰堰体1左侧为河流下游8,本结构中混凝土垫层对堰体起到加固作用,在底部河水的冲刷下可以更好的保护堰体。
20.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砌石护坡2中间设置生态纵向连通通道10,生态纵向连通通道在保证生态水量的同时,为鱼类的回溯提供了通道,不会出现因生态堰的原因而引起的鱼类无法回溯产卵的情况出现。
21.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所述生态堰堰体1采用埋石混凝土制作,顶宽2m,堰高1-2m,堰体浸入水下的部分≥1.2m为最佳,此高度可以保证堰体的稳固性,防止因长时间河水冲刷而导致堰体崩溃。
22.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生态纵向连通通道10长度为15m-20m,宽度为1.5m-2m,平面呈s形迂回蜿转,生态纵向连通通道宽度≥1.7m为最佳,因鱼类回溯为群体活动,若通道宽度太窄容易导致鱼类出现挤压的情况,致使鱼类出现不良情况,故通过宽度不宜设置过窄。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堰堰体(1),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上部布置砌石护坡(2),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下部布置砌石消力池底板(3),所述生态堰堰体(1)下面布置混凝土垫层(4),所述混凝土垫层(4)布置在河床(5)上面,所述砌石护坡(2)布置在砌石消力池底板(3)上面,所述砌石消力池底板(3)下面布置碎石垫层(6),所述碎石垫层(6)下面布置土工布(11),所述土工布(11)下面布置中粗砂垫层(7),所述中粗砂垫层(7)下面为河床(5),所述生态堰堰体(1)右侧为河流上流(9),所述生态堰堰体(1)左侧为河流下游(8),所述砌石护坡(2)中间设置生态纵向连通通道(10),所述生态纵向连通通道(10)长度为15m-20m,宽度为1.5m-2m,平面呈s形迂回蜿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堰堰体(1)采用埋石混凝土制作,顶宽2m,堰高1-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4)厚度为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石消力池底板(3)厚度为6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6)厚度为1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11)的体密度为300g/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粗砂垫层(7)厚度为1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埋石混凝土生态堰新型结构,包括生态堰堰体,所述生态堰堰体右侧上部布置砌石护坡,所述生态堰堰体右侧下部布置砌石消力池底板,所述生态堰堰体下面布置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铺设在河床上面,所述砌石护坡内部设有生态纵向连通通道,本结构河道拦蓄采用生态堰,生态堰设生态纵向连通通道,不仅可以保证生态水量,以达到科学调控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河道水量。量。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萍 曹先玉 黄晞湛 张琳 李晓晨 朱倩 王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