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0680发布日期:2023-01-07 03:4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清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家路桥施工行业发展迅速,水中桥梁建设日益增多,需要在水中搭设钢平台,水中漂浮物大量淤积在钢平台附近会增大水中施工平台阻水面积,水流力对施工平台作用力增加,对钢平台结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水中漂浮物清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江面、河道漂浮物一般呈季节性发生,主要由洪水携带上游浮游植物、生活垃圾冲至下游,因此,漂浮物处理往往周期较短,为阶段性清漂打捞。目前常用的漂浮物清理方式主要为清漂船打捞与人工治理,其中清漂船打捞陈本较高,人工治理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此抓斗可实现在特定水域高效、安全完成漂浮物清理打捞,有效的提高了打捞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它包括用抓取漂浮物的清漂抓斗,所述清漂抓斗包括成对布置的抓斗筒体,两组抓斗筒体的其中一个开口侧通过连接系统铰接相连,两组抓斗筒体的另一个开口侧通过闭合结构构成插装密封配合;所述抓斗筒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与用于控制抓斗筒体开合及升降的吊装系统。
6.所述抓斗筒体采用相同的结构,并在合拢之后呈椭圆形筒体结构。
7.所述连接系统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开口侧端面的合页连接板,所述合页连接板的外端面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合页,所述合页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所述转轴的两个端头通过转轴封头板进行限位。
8.所述闭合结构固定在其中一个抓斗筒体底部开口侧的u型卡座,所述u型卡座与固定在另一个抓斗筒体底部开口侧的插头板构成插装配合。
9.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外壁上的吊点加强肋,两组吊点加强肋的中间部位固定有吊耳;每个抓斗筒体上都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其中一个吊耳设置在靠近连接系统的转轴所在部位,另一吊耳设置在抓斗筒体靠近椭圆长轴边缘的位置。
10.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四根吊装钢丝绳,四根吊装钢丝绳的底端分别对应连接吊装结构的四个吊耳;吊装钢丝绳的顶端分别连接浮吊的主吊钩或副吊钩,并通过控制吊装钢丝绳的升降来实现抓斗筒体的开、闭以及升降动作。
11.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此抓斗可实现在特定水域高效、安全完成漂浮物清理打捞,有效的提高了打捞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制作简易、成本较低,可实现在特定水域高效、安全完成漂浮物清理
打捞。
14.3、通过上述的连接系统,保证了抓斗筒体可绕转轴旋转实现筒体开、闭功能。
15.4、通过上述结构的抓斗筒体方便了其卡合控制,而且提高了抓取效率,保证了抓取量。
16.5、通过上述的闭合结构,保证了在提起过程中,其内部的漂浮物不会掉落。
17.6、通过上述的吊装结构能够保证左右抓斗筒体通过吊装系统上吊耳利用提升设备进行筒体提升时可实现抓斗筒体绕转轴旋转实现筒体开、闭功能。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工作情况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情况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平剖图a-a。
22.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平剖图b-b。
23.图中:抓斗筒体1、合页连接板2、合页3、转轴4、吊点加强肋5、吊耳6、u型卡座7、转轴封头板8、插头板9。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参见图1-4,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它包括用抓取漂浮物的清漂抓斗,所述清漂抓斗包括成对布置的抓斗筒体1,两组抓斗筒体1的其中一个开口侧通过连接系统铰接相连,两组抓斗筒体1的另一个开口侧通过闭合结构构成插装密封配合;所述抓斗筒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与用于控制抓斗筒体1开合及升降的吊装系统。本实用新型此抓斗可实现在特定水域高效、安全完成漂浮物清理打捞,有效的提高了打捞效率。具体使用过程中,配合吊车、浮吊等起吊设备协同作业可实现漂浮物打捞、卸货操作。
26.进一步的,所述抓斗筒体1采用相同的结构,并在合拢之后呈椭圆形筒体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抓斗筒体1方便了其卡合控制,而且提高了抓取效率,保证了抓取量。
2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系统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1开口侧端面的合页连接板2,所述合页连接板2的外端面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合页3,所述合页3之间通过转轴4铰接相连,所述转轴4的两个端头通过转轴封头板8进行限位。通过上述的连接系统,保证了抓斗筒体1可绕转轴旋转实现筒体开、闭功能。
28.进一步的,所述闭合结构固定在其中一个抓斗筒体1底部开口侧的u型卡座7,所述u型卡座7与固定在另一个抓斗筒体1底部开口侧的插头板9构成插装配合。通过上述的闭合结构,保证了在提起过程中,其内部的漂浮物不会掉落。
29.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1外壁上的吊点加强肋5,两组吊点加强肋5的中间部位固定有吊耳6;每个抓斗筒体1上都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6,其中一个吊耳6设置在靠近连接系统的转轴4所在部位,另一吊耳6设置在抓斗筒体1靠近椭圆长轴边缘的位置。通过上述的吊装结构能够保证左右抓斗筒体1通过吊装系统上吊耳6利用提升设备进行筒体提升时可实现抓斗筒体绕转轴4旋转实现筒体开、闭功能。
30.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四根吊装钢丝绳,四根吊装钢丝绳的底端分别对应连接吊装结构的四个吊耳6;吊装钢丝绳的顶端分别连接浮吊的主吊钩或副吊钩,并通过控制吊装钢丝绳的升降来实现抓斗筒体1的开、闭以及升降动作。
31.实施例2:
32.采用清理漂浮物抓斗实现清漂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3.步骤一:利用浮吊主起吊钩配合卡环、钢丝绳连接清漂抓斗吊装结构的顶端吊耳,同样的,利用浮吊副起吊钩配合卡环、钢丝绳连接清漂抓斗两侧的实现开、闭动作的吊耳,将清漂抓斗整体吊装提升至待清漂水域;
34.步骤二:通过提升浮吊副起吊钩,带动清漂抓斗筒体旋转,实现左右抓斗筒体1打开分离,再将清漂抓斗伸入漂浮物区域;
35.步骤三:通过下放浮吊副起吊钩,带动清漂抓斗筒体旋转,实现左右抓斗筒体1闭合,待闭合后,通过浮吊主起吊钩将清漂抓斗提升至货船位置;
36.步骤四:通过提升浮吊副起吊钩,带动清漂抓斗筒体旋转,实现左右抓斗筒体1打开分离,将清漂抓斗筒体内漂浮物卸至货船内,重复步骤二-步骤四,如此往复循环达到清漂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抓取漂浮物的清漂抓斗,所述清漂抓斗包括成对布置的抓斗筒体(1),两组抓斗筒体(1)的其中一个开口侧通过连接系统铰接相连,两组抓斗筒体(1)的另一个开口侧通过闭合结构构成插装密封配合;所述抓斗筒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与用于控制抓斗筒体(1)开合及升降的吊装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筒体(1)采用相同的结构,并在合拢之后呈椭圆形筒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1)开口侧端面的合页连接板(2),所述合页连接板(2)的外端面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合页(3),所述合页(3)之间通过转轴(4)铰接相连,所述转轴(4)的两个端头通过转轴封头板(8)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结构固定在其中一个抓斗筒体(1)底部开口侧的u型卡座(7),所述u型卡座(7)与固定在另一个抓斗筒体(1)底部开口侧的插头板(9)构成插装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抓斗筒体(1)外壁上的吊点加强肋(5),两组吊点加强肋(5)的中间部位固定有吊耳(6);每个抓斗筒体(1)上都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6),其中一个吊耳(6)设置在靠近连接系统的转轴(4)所在部位,另一吊耳(6)设置在抓斗筒体(1)靠近椭圆长轴边缘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四根吊装钢丝绳,四根吊装钢丝绳的底端分别对应连接吊装结构的四个吊耳(6);吊装钢丝绳的顶端分别连接浮吊的主吊钩或副吊钩,并通过控制吊装钢丝绳的升降来实现抓斗筒体(1)的开、闭以及升降动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漂浮物抓斗,它包括用抓取漂浮物的清漂抓斗,所述清漂抓斗包括成对布置的抓斗筒体,两组抓斗筒体的其中一个开口侧通过连接系统铰接相连,两组抓斗筒体的另一个开口侧通过闭合结构构成插装密封配合;所述抓斗筒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与用于控制抓斗筒体开合及升降的吊装系统。此抓斗可实现在特定水域高效、安全完成漂浮物清理打捞,有效的提高了打捞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卿 张传刚 曹中升 马永亮 肖传勇 李斌 周雄 谢蕴强 邓桂平 董全忠 杨华 修京川 周金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