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6599发布日期:2023-03-24 19: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置在高陡坡上的附着式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在山区施工的环境下,为增加施工道路宽度,需要通过刷坡作业结合临时或永久性支护对边坡进行加固,进而向边坡内侧开挖以加宽道路;当桥梁施工时,若桥梁桩基位于高陡边坡中部或顶部,需要从边坡坡脚位置修建混凝土挡墙延伸至桩基所在边坡位置形成施工平台。上述常规方法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对边坡扰动和破坏较大,尤其是开挖顺层坡时易顺层滑塌,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该装置修建在高陡坡的外侧或桥梁桩基处,可形成一个施工平台,从而减少拓宽施工道路时内侧边坡向内开挖的工程量,或减少修建桥梁桩基施工平台时从边坡坡脚修建延伸至桩基处的混凝土挡墙的工程量。本实用新型对边坡的扰动与破坏很小,减少了边坡顺层滑塌的安全风险,同时减少了相关工程的作业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包括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悬臂式混凝土构件、第一拉结筋,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内部设置配筋,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通过第一拉结筋与高陡坡连接,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上预埋插筋,通过插筋设置悬臂式混凝土构件,悬臂式混凝土构件内部设置配筋,悬臂式混凝土构件围绕高陡坡形成一个回填坑。
5.进一步,优选的是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为三棱锥结构,顶面保持水平,长斜面贴合边坡。
6.进一步,优选的是回填坑内设置与高陡坡连接的第二拉结筋。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容易建造,效果明显,通过向回填坑内回填土方并压实,可以快速建造一个针对桥梁桩基施工的工作平台,也可以快速的对施工道路的外侧进行拓宽,相较传统施工方法,明显减少了工程量,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同时减少对原边坡的扰动与破坏,从而解决开挖顺层坡易顺层滑塌的施工难题。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桩基施工平台使用场景下断面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宽施工道路使用场景下断面图。
10.附图标记说明:1-高陡边坡,2-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3-悬臂式混凝土构件,4-配筋,5-插筋,6-第一拉结筋,7-第二拉结筋,8-回填坑,9-桥梁桩基,10-施工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1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包括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第一拉结筋6,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内部设置配筋4,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通过第一拉结筋6与高陡坡1张拉成为一个整体,保证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的稳定性;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上预埋插筋5,通过插筋5设置内部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使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与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形成一个整体,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内部设置配筋4,保证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强度;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围绕高陡坡1形成一个回填坑8,往回填坑8内回填土方并压实,即完成桥梁桩基9施工平台的建造或对施工道路10外侧的加宽。
13.进一步地,根据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需承载的最大应力确定内部回填土是否设置第二拉结筋7。需要时在回填坑8内设置第二拉结筋7,与高陡坡1拉张成整体,根据平台需满足的最大承载,调整确定第二拉结筋7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平台的稳定。
14.进一步地,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采用三棱锥结构,顶面保持水平,长斜面贴合边坡,相比其他结构,三棱锥可以最大程度的贴合高边坡1,同时三棱锥结构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的稳定性,节省了建造材料。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尺寸,以适应在高陡坡、顺承坡、施工道路等不同位置建造施工平台。
1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第一拉结筋(6),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内部设置配筋(4),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通过第一拉结筋(6)与高陡坡(1)连接,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上预埋插筋(5),通过插筋(5)设置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内部设置配筋(4),悬臂式混凝土构件(3)围绕高陡坡(1)形成一个回填坑(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2)为三棱锥结构,顶面保持水平,长斜面贴合高陡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回填坑(8)内设置与高陡坡(1)连接的第二拉结筋(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陡坡附着式平台装置,属于高速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混凝土整体承载平台、悬臂式混凝土构件、钢筋、拉结钢筋,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在高陡坡上的桥梁桩基处修建,形成施工平台,相较传统方法,即从边坡坡脚修建混凝土挡墙延伸至桩基处,极大减少了工程量;也可以修建在施工道路的外侧边坡上,对施工道路的外侧进行加宽,从而减少内侧边坡向内开挖的工程量。本实用新型明显减少了对原边坡的扰动与破坏,从根本解决了开挖顺层坡易顺层滑塌的施工难题。了开挖顺层坡易顺层滑塌的施工难题。了开挖顺层坡易顺层滑塌的施工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 陈贵祥 罗坤东 赵乾辰 王文强 尹皓琳 李佩服 万发权 王成五 杨兴早 刘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9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