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7148发布日期:2023-04-18 23:2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边坡坡面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开挖形成人工边坡,对受自然因素易产生破坏的边坡坡面,均需采用适宜的防护措施。坡面防护类型主要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植物防护一般要求较缓的边坡,或者为陡坡植物防护单独设置骨架、植生槽等固土措施,代价较大。而单一的工程防护往往很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造成坡面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如何保证边坡安全稳定,又能实现绿化效果,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包括:锚杆(1)、格栅网(2)、钢丝绳网(3)和喷播植生(4);

4、所述锚杆(1)包括锚杆杆体(1-1)和固定于所述锚杆杆体(1-1)顶部的锚杆套环(1-2);所述锚杆(1)的锚杆杆体(1-1)锚入边坡稳定岩层,并使锚杆套环(1-2)外露于边坡坡面;所述格栅网(2)铺设于所述边坡坡面,并挂于各个所述锚杆(1)的锚杆套环(1-2)的下方;所述钢丝绳网(3)铺设于所述格栅网(2)的上面,并且,所述钢丝绳网(3)的网格结点扣套于所述锚杆套环(1-2)的下方,向边坡内压紧所述锚杆(1),使所述锚杆套环(1-2)将所述格栅网(2)和所述钢丝绳网(3)压紧于边坡坡面;

5、所述喷播植生(4)喷射于所述边坡坡面,完全覆盖所述锚杆(1)、所述格栅网(2)和所述钢丝绳网(3)。

6、优选的,所述锚杆套环(1-2)为鸡心环。

7、优选的,所述锚杆套环(1-2)的直径,大于所述格栅网(2)的网格直径。

8、优选的,所述锚杆(1)的锚杆杆体(1-1)为钢筋材料,直径22~28mm,长度3~9m,间排距2~6m,锚入边坡稳定岩层的锚入深度为3~9m。

9、优选的,所述格栅网(2)为钢丝材料,钢丝直径为2.2~3mm,格栅网网孔直径为60~50mm。

10、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网(3)包括网面(3-1)和呈网格布置的边缘钢丝绳(3-2);所述网面(3-1)采用钢丝材料,钢丝直径8mm;所述网面(3-1)的网孔直径为300mm×300mm;所述边缘钢丝绳(3-2)的钢丝绳直径12mm~20mm,所述边缘钢丝绳(3-2)的网格边长为2~6m。

11、优选的,所述喷播植生(4)包含喷播覆土和植生基材,所述喷播覆土分两层喷播,第一层覆土厚度8cm,第二层覆土厚度5cm,与岩质坡面紧贴,并填充网面至密实;所述植生基材喷播厚度2cm,位于所述第二层覆土的外面。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锚喷与钢丝绳网支护结构组合,对岩质边坡坡面进行防护,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实现了岩质边坡稳定;

14、(2)本实用新型喷播植生依托于格栅网、钢丝绳网进行固定覆土,替代了边坡植生槽、骨架等固土的结构,实现了较陡岩质边坡的绿化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与通常采用的骨架、植生槽、植生袋等防护相比,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和工期。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格栅网(2)、钢丝绳网(3)和喷播植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套环(1-2)为鸡心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套环(1-2)的直径,大于所述格栅网(2)的网格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锚杆杆体(1-1)为钢筋材料,直径22~28mm,长度3~9m,间排距2~6m,锚入边坡稳定岩层的锚入深度为3~9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2)为钢丝材料,钢丝直径为2.2~3mm,格栅网网孔直径为6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网(3)包括网面(3-1)和呈网格布置的边缘钢丝绳(3-2);所述网面(3-1)采用钢丝材料,钢丝直径8mm;所述网面(3-1)的网孔直径为300mm×300mm;所述边缘钢丝绳(3-2)的钢丝绳直径12mm~20mm,所述边缘钢丝绳(3-2)的网格边长为2~6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播植生(4)包含喷播覆土和植生基材,所述喷播覆土分两层喷播,第一层覆土厚度8cm,第二层覆土厚度5cm,与岩质坡面紧贴,并填充网面至密实;所述植生基材喷播厚度2cm,位于所述第二层覆土的外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包括:锚杆、格栅网、钢丝绳网和喷播植生;锚杆一端锚入边坡稳定岩层,并使锚杆套环外露于边坡坡面;格栅网铺设于边坡坡面,并挂于各个锚杆的锚杆套环的下方;钢丝绳网的网格结点扣套于锚杆套环的下方,向边坡内压紧锚杆;喷播植生喷射于边坡坡面。具有以下优点:(1)锚喷与钢丝绳网支护结构组合,对岩质边坡坡面进行防护,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实现了岩质边坡稳定;(2)喷播植生依托于格栅网、钢丝绳网进行固定覆土,替代了边坡植生槽、骨架等固土的结构,实现了较陡岩质边坡的绿化效果;(3)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和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于标,简华伟,金永哲,林恰,郭重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