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

文档序号:32850587发布日期:2023-01-06 23: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具体为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


背景技术:

2.基坑工程是指为保证基坑施工、地下主体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进行的支护结构设置、施工降水、土方开挖与回填、对周围已有建(构)筑物检测与维护等一系列行为的综合性工程。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均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围护。目前常采用的岸堤防护墙大多采用多个钢筋混凝土圆形桩结合水泥搅拌桩之后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也有采用多个t形桩或u形支护桩或采用smw工法制成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
3.混凝土支护桩是一种应用于一种应用于挡土、护坡、建筑围护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新型混凝土预制件。由于其具有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工期短、成桩效果美观、性价比高等优点,得到了设计、监理、业主及施工方的一致认可,迅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坑支护、河航道护岸、交通路基挡士、市政排水沟渠支护等工程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实用新型人发现混凝土支护桩排桩后,由于卯榫不良,容易导致密闭性和整体稳定性存在不足,容易导致桩体开裂、破碎,影响挡土围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由多个支护桩单元拼接在一起构成;
7.所述支护桩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上部混凝土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角度为105
°
的肋,形成槽型截面的混凝土主体;增大了挡土面积,提高了支护桩的利用效率。
8.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设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纵向预应力钢筋、纵向普通钢筋和箍筋,所述箍筋形状与混凝土主体截面形状一致;混凝土内设置预应力筋可以大幅降低配筋率,提高抗裂能力与承载能力。
9.相邻所述支护桩单元的相邻的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的注浆洞口。
10.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通过先张法施加预应力。
11.作为优选,所述注浆洞口内灌注粘结剂或止水剂,提高稳定性与防水性能。所述支护桩通过灌注注浆料连接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凹槽的卯榫结构,整体结构更加规整,减少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因卯榫破损所导致的连接不良,加大了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增加了施工效率。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提高支护桩的抗弯性能,同时提高构件整体稳定性,同时大大提高了抗渗防漏能力;由于新型支护桩桩截面规整,减少了制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护桩的截面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护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护桩配筋立面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护桩拼接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护桩立体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上部混凝土结构;2、左肋条;3、右肋条;4、纵向预应力钢筋;5、纵向普通钢筋;6、箍筋;7、注浆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整个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叙述。
20.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由多个支护桩单元拼接在一起构成;所述支护桩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1、左肋条2和右肋条3,所述左肋条2和右肋条3分别连接在上部混凝土结构1的两侧,分别与上部混凝土结构1呈105
°
夹角,形成槽型截面的混凝土主体;从而增大接土面积,提高挡土围护效率。排桩时,对注浆洞口7灌注灌浆料起到连接效果,以此来增加结构稳定性。
21.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中设有钢筋骨架,包括纵向预应力钢筋4、纵向普通钢筋5、箍筋6。主筋沿支护桩本体的纵向布置,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按一定配筋率布置。预应力通过先张法施加。箍筋垂直与主筋按一定间距布置,支护桩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的形状与支护桩本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22.根据场地条件,可采用静压法、振动成桩法、钻孔植桩法等,采用排桩工艺,严格控制成桩施工质量。如图4所示,排桩时,利用导向架固定支护桩排桩方向,相邻支护桩的肋条由于结构构造形成三角形的注浆洞口7,可在排桩后根据场地条件对注浆洞口灌注粘结剂或抗渗剂,提高结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
23.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支护桩单元拼接在一起构成;所述支护桩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上部混凝土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角度为105
°
的肋,形成槽型截面的混凝土主体;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设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纵向预应力钢筋、纵向普通钢筋和箍筋,所述箍筋形状与混凝土主体截面形状一致;相邻所述支护桩单元的相邻的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注浆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洞口内灌注粘结剂或止水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坑支护桩,包括混凝土主体,混凝土主体内设有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上部混凝土结构,上部混凝土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角度为105


技术研发人员:王滋军 张潼 林成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