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0716发布日期:2023-03-24 20:1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


背景技术:

2.传统河道清淤的方式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湿式清淤是在河道中有河水存在的情况下,采用大型船舶等工程机械进行清淤的方式;干式清淤是将河水和淤泥抽出之后,利于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进行清淤的方式。
3.在通过挖掘机将河底的残留的淤泥和垃圾清理时,在河底深度较大时,挖掘机大多难以将淤泥和垃圾直接倾倒至装载车上,大多通过挖掘机的挖斗将垃圾挖起后,倾倒至河道的河岸边或河道的斜坡边缘处,再通过在河岸上设置挖掘机二次挖掘或人工清理的方式,将挖掘出的垃圾进行清理,由于垃圾挖掘过程中,残留的淤泥和垃圾混合在一起,在挖掘过程中难以将淤泥和垃圾进行初步分离,由于淤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若淤泥占据垃圾的比例较大时,会导致部分河岸或河道的斜坡处的垃圾随着淤泥向下流动分散,增加了淤泥和垃圾后期清理装车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挖斗难以在挖掘过程中将淤泥和垃圾初步进行分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包括挖斗主体、固定在所述挖斗主体一侧顶部的多个挖齿和焊接在所述挖斗主体远离所述挖齿一侧的多个铰接架,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底部具有内外贯穿的多个滤孔,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安有输入端与多个滤孔连通的吸污泵,所述挖斗主体的内侧具有滤孔处具有沿着所述挖斗主体内壁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的内壁呈光滑的平面结构,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侧具有底部与所述刮板固定连接的沿所述挖斗主体光滑内壁平行滑动的滑柱。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挖斗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伺服气缸,且所述伺服气缸的伸缩末端与所述滑柱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刮板靠近所述挖斗主体光滑内壁的一侧呈与所述挖斗主体内壁贴合的光面结构,所述刮板的相对侧顶部和顶部呈倾斜分布。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多个所述滤孔沿着位于同一个圆周的内侧,所述刮板的上下高度小于此圆周的直
径。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吸污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河岸的淤泥存储机构连接。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通过滤孔将垃圾进行阻隔,防止垃圾吸附至吸污泵的内侧,再通过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将滤孔处的垃圾刮除,防止对滤孔处造成堵塞,通过吸污泵的吸附,降低了挖斗主体中淤泥的占比,解决了挖斗主体难以在挖掘过程中将淤泥和垃圾初步进行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挖斗主体;101、挖齿;102、铰接架;2、吸污泵;3、连接软管;4、伺服气缸;5、滑柱;6、定位套;7、刮板;8、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包括挖斗主体1、固定在挖斗主体1一侧顶部的多个挖齿101和焊接在挖斗主体1远离挖齿101一侧的多个铰接架102,挖斗主体1靠近铰接架102的一侧底部具有内外贯穿的多个滤孔8,挖斗主体1靠近铰接架102的一侧安有输入端与多个滤孔8连通的吸污泵2,挖斗主体1的内侧具有滤孔8处具有沿着挖斗主体1内壁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7。
26.铰接架102用于挖斗主体1与挖机的液压缸铰接,挖齿101用于挖斗主体1插入淤泥和垃圾的内侧,将吸污泵2安装在挖斗主体1靠近铰接架102的一侧,使得吸污泵2不阻碍挖斗主体1从挖齿101一侧进行挖掘作业,挖斗主体1将垃圾和淤泥挖掘至挖斗主体1内侧后,淤泥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通过吸污泵2对滤孔8处产生吸附力,将污泥通过滤孔8吸附至吸污泵2后向外排出,通过滤孔8将垃圾进行阻隔,防止垃圾吸附至吸污泵2的内侧,再通过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7将滤孔8处的垃圾刮除,防止对滤孔8处造成堵塞,通过吸污泵2的吸附,降低了挖斗主体1中淤泥的占比,解决了挖斗主体1难以在挖掘过程中将淤泥和垃圾初步进行分离的问题。
27.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挖斗主体1靠近铰接架102的一侧的内壁呈光滑的平面结构,挖斗主体1靠近铰接架10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定位套6的内侧具有底部与刮板7固定连接的沿挖斗主体1光滑内壁平行滑动的滑柱5,挖斗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伺服气缸4,且伺服气缸4的伸缩末端与滑柱5固定连接,刮板7靠近挖斗主体1光滑内壁的一侧呈与挖斗主体1内壁贴合的光面结构,刮板7的相对侧顶部和顶部呈倾斜分布。
28.通过伺服气缸4驱动滑柱5上下移动,通过定位套6对滑柱5的上下滑动进行定位,使得刮板7沿着挖斗主体1光滑内壁对对滤孔8处的垃圾刮除,刮板7的相对侧顶部和顶部呈倾斜分布,降低刮板7上下滑动时的阻力。
29.具体的,如图2所示,多个滤孔8沿着位于同一个圆周的内侧,刮板7的上下高度小于此圆周的直径。
30.使得刮板7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将全部滤孔8封堵。
31.具体的,如图1所示,吸污泵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软管3与河岸的淤泥存储机构连接。
32.吸污泵2可将吸出的淤泥向淤泥存储机构进行输送收集。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包括挖斗主体(1)、固定在所述挖斗主体(1)一侧顶部的多个挖齿(101)和焊接在所述挖斗主体(1)远离所述挖齿(101)一侧的多个铰接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主体(1)靠近所述铰接架(102)的一侧底部具有内外贯穿的多个滤孔(8),所述挖斗主体(1)靠近所述铰接架(102)的一侧安有输入端与多个滤孔(8)连通的吸污泵(2),所述挖斗主体(1)的内侧具有滤孔(8)处具有沿着所述挖斗主体(1)内壁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主体(1)靠近所述铰接架(102)的一侧的内壁呈光滑的平面结构,所述挖斗主体(1)靠近所述铰接架(10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所述定位套(6)的内侧具有底部与所述刮板(7)固定连接的沿所述挖斗主体(1)光滑内壁平行滑动的滑柱(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伺服气缸(4),且所述伺服气缸(4)的伸缩末端与所述滑柱(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7)靠近所述挖斗主体(1)光滑内壁的一侧呈与所述挖斗主体(1)内壁贴合的光面结构,所述刮板(7)的相对侧顶部和顶部呈倾斜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孔(8)沿着位于同一个圆周的内侧,所述刮板(7)的上下高度小于此圆周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泵(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软管(3)与河岸的淤泥存储机构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专用挖机铲斗,包括挖斗主体、固定在所述挖斗主体一侧顶部的多个挖齿和焊接在所述挖斗主体远离所述挖齿一侧的多个铰接架,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底部具有内外贯穿的多个滤孔,所述挖斗主体靠近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安有输入端与多个滤孔连通的吸污泵,所述挖斗主体的内侧具有滤孔处具有沿着所述挖斗主体内壁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滤孔将垃圾进行阻隔,防止垃圾吸附至吸污泵的内侧,再通过上下往复移动的刮板将滤孔处的垃圾刮除,防止对滤孔处造成堵塞,通过吸污泵的吸附,降低了挖斗主体中淤泥的占比,解决了挖斗主体难以在挖掘过程中将淤泥和垃圾初步进行分离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王成 陈超 高大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天秤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