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球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6661发布日期:2023-05-25 03:3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球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地漏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球式地漏。


背景技术:

1、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连通口,现有的地漏上设置有与地面平齐的分布有孔隙的盖板,地面上的水通过盖板和地漏流通至排水管系统中,以防止地面存水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影响。

2、现有地漏存在的问题:地漏无法防止排水系统反味,并且地漏通常不具有止逆功能,在用户的排水管道的下游发生堵塞时,排水管道内的污水通过地漏向用户家中返水,造成用户家中家具被泡,返水中的异味会在用户家中释放,严重影响用户的生活起居。

3、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755914a,申请公布日:2018.11.06)中公开了一种分体漂浮式大流量防溢排堵地漏,在所述地漏腔体底部设有防返溢装置,所述防返溢装置包括密封球托架腔体和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所述密封球托架腔体底面设有排水口,所述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设在密封球托架腔体内,且所述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可与密封球托架腔体底面的排水口进行密封配合;所述隔污密封套管下端伸至密封球托架腔体内,所述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可与隔污密封套管下端进行密封配合;上述专利中,通过在地漏腔体底部设置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在排水管道出现堵塞并发生返水时,返水在密封球托架腔体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密封球托架腔体内的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随水位逐渐上浮并密封的抵接在隔污密封套管的下端,防止返水通过隔污密封套管流通至地面上;但其存在的问题,由于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设置在密封球托架腔体内部,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与密封球托架腔体之间的通过面积较小,令地漏排水的通过面积较低,影响排水效率,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由于该位置的通过面积较小,在小体积的杂质通过盖板落至密封球托架腔体内时,容易在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与密封球托架腔体之间发生积存,导致密封球托架腔体发生堵塞、或者令防反溢漂浮防臭密封球卡在密封球托架腔体上,导致无法实现防返水功能。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球式地漏,通过在套筒的底部设置防返水浮球,并通过连接杆将防返水浮球与下水浮球连接,令防返水浮球吊设在套筒底部,从而解决防返水浮球设置在套筒内,套筒内壁与防返水浮球之间的通过面积较小,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同时,防返水浮球增加了下水浮球的重量,解决了单一浮球重量较小导致下水浮球与地漏之间的密封性较差,存在的容易反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浮球式地漏,包括,壳体,设置于下水管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下水浮球,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容腔内,用于开闭第一出水口;套筒,开口朝上的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套筒的底部于第一出水口的下方开设第二出水口,形成输水通道;其特征在于,下水浮球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依次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延伸至套筒下方;套筒的下方设置有防返水浮球,防返水浮球与连接杆的延伸端相连。

3、进一步的,连接杆为可沿延伸方向伸长压缩变化、调节延伸长度的杆体;连接杆包括空心的第一连接杆、和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连接杆内的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开口,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杆的开口伸出向下延伸。

4、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的开口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翻边,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的下表面与第二翻边的上表面相抵接。

5、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一连接杆径向方向延伸的细枝节,位于最上方的细枝节与壳体的底部具有一定间距。

6、进一步的,套筒底部的下表面于第二出水口的外周向上方凹陷设置。

7、进一步的,下水浮球的外周设置有向壳体底部延伸的环形密封筋,环形密封筋的延伸端与壳体底部相抵接。

8、进一步的,环形密封筋包括,由下水浮球表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环形延伸部,和由环形延伸部的延伸端向下弯折的环形密封部;环形密封部的底端与壳体相抵接。

9、进一步的,壳体底部的上表面于第一出水口的外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筋的下端对应扣设在环形密封槽的内部。

10、进一步的,下水浮球与环形密封筋一体设置。

11、进一步的,壳体底部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安装筋,安装筋对应套设在套筒的外侧;安装筋内侧具有内螺纹,套筒顶部外周对应的设置有外螺纹,壳体通过安装筋与套筒可拆卸的螺旋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筒的底部设置防返水浮球,并通过连接杆将防返水浮球与下水浮球连接,令防返水浮球吊设在套筒底部,相对于防返水浮球设置在套筒内的方案,套筒内的通过面积得到增大,在提升排水效率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套筒内发生堵塞的问题;同时,防返水浮球悬空的与下水浮球相连,令下水浮球与防返水浮球组成的体系的重量大于单一浮球的重量,提升了下水浮球与壳体之间的压力,从而提升了下水浮球第一出水口的密封性,防止下水管向室内反味;并且,通通过设置可伸长的压缩变化的连接杆,在下水管下游发生堵塞向地漏返水时,通过连接杆的压缩变化,令下水浮球不动、防返水浮球向上移动并抵扣在第二出水口上,防止返水进入套筒;同时,在防返水向上移动过程中,下水浮球与防返水浮球为相对独立的状态,下水浮球的重量不会的防返水浮球上浮产生影响,令返水在没过防返水浮球相对较低的位置即可令防返水浮球开始向上移动,提升防返水浮球反应的灵敏性。

13、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浮球式地漏,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为可沿延伸方向伸长压缩变化、调节延伸长度的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301)的开口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翻边(303),第二连接杆(302)的顶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304),第一翻边(303)的下表面与第二翻边(304)的上表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30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一连接杆(301)径向方向延伸的细枝节(305),位于最上方的细枝节(305)与壳体(101)的底部具有一定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套筒(102)底部的下表面于第二出水口(104)的外周向上方凹陷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下水浮球(201)的外周设置有向壳体(101)底部延伸的环形密封筋(203),环形密封筋(203)的延伸端与壳体(101)底部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环形密封筋(203)包括,由下水浮球(201)表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环形延伸部(204),和由环形延伸部(204)的延伸端向下弯折的环形密封部(205);环形密封部(205)的底端与壳体(101)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壳体(101)底部的上表面于第一出水口(103)的外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密封槽(105),环形密封筋(203)的下端对应扣设在环形密封槽(105)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下水浮球(201)与环形密封筋(203)一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球式地漏,其特征在于,壳体(101)底部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安装筋(106),安装筋(106)对应套设在套筒(102)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球式地漏,包括,壳体,设置于下水管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下水浮球,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容腔内,用于开闭第一出水口;套筒,开口朝上的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套筒的底部于第一出水口的下方开设第二出水口,形成输水通道;其特征在于,下水浮球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依次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延伸至套筒下方;套筒的下方设置有防返水浮球,防返水浮球与连接杆的延伸端相连。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筒的底部设置防返水浮球,并通过连接杆将防返水浮球与下水浮球连接,令防返水浮球吊设在套筒底部,套筒内的通过面积得到增大,在提升排水效率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套筒内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子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子涵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