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000发布日期:2023-06-28 14:3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护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1、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2、现有技术中,护坡多为混凝土直接浇筑或砖块间未形成有效互锁结构的砖块铺设,砖块易脱落,造成对坡的保护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优点在于:可使砖块连接紧密,实现生态护坡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本体,所述坡本体的底部流淌有河道,位于河道上方的所述坡本体的一侧铺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砖,所述砖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固定环,所述砖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形成滑动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固定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位于河道上方和砖之间的所述坡本体设置有护土结构。

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对砖进行安装时,将一个砖的连接块滑至相邻的砖的固定环内,固定环可对连接块进行初步限位,通过限位机构可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间固定稳定,因此,可避免砖的脱落导致护坡效果降低,配合护土结构可进一步对坡进行防护,可实现生态护坡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和限位块形成滑动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和限位槽的内壁均和限位块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机构。

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对连接块进行安装时,使得限位块滑至限位槽内,当连接块位于固定环内时,紧固机构可使得连接块滑至固定槽内,可使得砖连接紧密。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和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固定弹簧的设置,可使得限位块和固定槽内壁之间贴合紧密。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呈倾斜设置。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呈倾斜设置,可使得限位块的顶部和连接块的底部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可便于对砖进行安装。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土结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树木,所述树木栽种于砖与河道之间。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树木的设置,可增加坡本体上植物的多样性,可借助树木的根系避免水土流失,另外可增加坡本体的美观。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树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砖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电柜,所述灯和供电柜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无光时,供电柜可对灯进行供电,可使得砖内的草受到充分的光照,可避免草木由于无光而枯萎或者生长速度缓慢,可使得草的根部抓住水土,同时可为坡本体提供照明,可为人们的夜间行走提供便利。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呈半球形结构。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呈半球形结构的设计,可增加灯的光线照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

18、所述光伏板下端设置有供电柜,所述供电柜内依次设置有光伏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及灯,所述光伏板通过光伏控制器给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转变成交流电用于灯的供电。

19、所述光伏板与光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与灯电连接;

20、所述光伏控制器、蓄电池及逆变器,均放置在供电柜中,所述光伏控制器放置在供电柜的上层,所述蓄电池放置在供电柜的下层,所述逆变器放置在供电柜的上层。

2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光伏板的设置,可避免需要为供电柜单独拉外部电源供电,而且使用时间延长,进一步实现生态护坡的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1、该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在对砖进行安装时,将一个砖的连接块滑至相邻的砖的固定环内,固定环可对连接块进行初步限位,通过限位机构可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间固定稳定,因此,可避免砖的脱落导致护坡效果降低,配合护土结构可进一步对坡进行防护,可实现生态护坡的效果。

24、2、该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通过设置有固定弹簧,可使得限位块和固定槽内壁之间贴合紧密。

25、3、该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在无光时,供电柜可对灯进行供电,可使得砖内的草受到充分的光照,可避免草木由于无光而枯萎或者生长速度缓慢,可使得草的根部抓住水土,同时可为坡本体提供照明,可为人们的夜间行走提供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本体(1),所述坡本体(1)的底部流淌有河道(2),其特征在于,位于河道(2)上方的所述坡本体(1)的一侧铺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砖(3),所述砖(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固定环(4),所述砖(3)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4)形成滑动配合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和固定环(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位于河道(2)上方和砖(3)之间的所述坡本体(1)设置有护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6),所述固定环(4)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和限位块(6)形成滑动配合的限位槽(7),所述连接块(5)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槽(7)相对应的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壁和限位槽(7)的内壁均和限位块(6)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块(6)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弹簧(9),所述固定弹簧(9)的两端分别和限位块(6)与限位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的顶部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土结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树木(10),所述树木(10)栽种于砖(3)与河道(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树木(10)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靠近砖(3)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灯(13),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电柜(15),所述灯(13)和供电柜(15)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13)呈半球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4)下端设置有供电柜(15),所述供电柜内依次设置有光伏控制器(16)、蓄电池(17)、逆变器(18)及灯(13),所述光伏板(14)通过光伏控制器(16)给蓄电池(17)充电,所述蓄电池(17)通过逆变器(18)转变成交流电用于灯(13)的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4)与光伏控制器(16)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16)与蓄电池(17)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7)与逆变器(18)电连接,所述逆变器(18)与灯(13)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属于护坡技术领域,包括坡本体,所述坡本体的底部流淌有河道,位于河道上方的所述坡本体的一侧铺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砖,所述砖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固定环,所述砖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形成滑动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固定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位于河道上方和砖之间的所述坡本体设置有护土结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和限位块形成滑动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和限位槽的内壁均和限位块形成滑动配合。本技术可使砖块连接紧密,实现生态护坡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钱安,臧桂荣,钟石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林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