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810发布日期:2023-09-13 19:3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给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及其它工业给水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因进口压力、进口流量的变化而导致出口压力的变化,出口压力不能维持在设定值上,当出口压力较大时也不能进行减压。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减压稳压装置,但这些装置均需要消耗能源,且保养繁琐,减压稳压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利用导阀自力控制,不需要其它装置和能源,保养简便,压力控制准确度高,受进水口压力和流量影响小,减压稳压可靠。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调节导阀及阀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及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控制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控制腔通过调节孔相连通,所述调节导阀及所述阀板均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且所述调节导阀控制所述阀板开启或关闭所述调节孔。

4、优选地,所述调节导阀包括导阀弹簧,所述导阀弹簧的下端连接所述阀板的上端。

5、优选地,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接在所述导阀弹簧及所述阀板内,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控制腔的上端的内壁,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进水腔。

6、优选地,所述进水腔内设有与所述调节孔同心设置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进水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插接在所述导向环内。

7、优选地,包括与所述装置主体的进水端连接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一阀门及第一压力表。

8、优选地,包括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二阀门及第二压力表。

9、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设有过滤器。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调节导阀控制阀板开启或关闭调节孔,当装置从进水口给水时,水通过调节孔进入到控制腔,并作用到调节导阀上,当出水口压力高于调节导阀的设定值时,导阀驱动阀板关闭调节孔,控制腔内不再进水,出水口压力不再升高;当出水口压力降到调节导阀的设定压力时,调节导阀开启,控制腔向出水口排水;当在稳定状态下,控制腔进水、排水相同,调节孔开度不变,出水口压力稳定。从而实现了利用导阀自力控制即可现实设定出水口压力,不需要其它装置和能源,保养简便,压力控制准确度高,受进水口压力和流量影响小,减压稳压可靠。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调节导阀及阀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及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控制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控制腔通过调节孔相连通,所述调节导阀及所述阀板均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且所述调节导阀控制所述阀板开启或关闭所述调节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装置主体的进水端连接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一阀门及第一压力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二阀门及第二压力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设有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给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调节导阀及阀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及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控制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控制腔通过调节孔相连通,所述调节导阀及所述阀板均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且所述调节导阀控制所述阀板开启或关闭所述调节孔。本技术提供的给水系统用减压稳压装置,实现了利用导阀自力控制即可现实设定出水口压力,不需要其它装置和能源,保养简便,压力控制准确度高,受进水口压力和流量影响小,减压稳压可靠。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文,吕淑贞,庞新胜,梁维波,黄煊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