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0255发布日期:2023-05-25 02:2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注浆,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1、岩土工程包括地铁、隧道、边坡、井巷、涵洞、大坝等,在遇地质破碎带、部分软岩、易冒落片帮、滑坡失稳、大变形、有出水或突水危险、管涌等情况时,注浆加固是常用方法之一,工程注浆是用适当的方法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隙中,通过置换、充填、挤压等方式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建筑工程注浆技术可分为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两大类。但是根据浆液对土体的作用机理、地质条件注浆压力、浆液的运动形式以及替代方式等,又可将注浆技术划分为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压密注浆和喷射注浆四类。在进行注浆前,需要在预设点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再将注浆管伸入到预设位置进行注浆。

2、但是从目前使用的岩土工程注浆装置使用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在高寒地区温度较低,进行注浆时浆液极易产生冻结的情况发生,并且在注浆过程会发生尾端注浆管道冻结堵塞的情况发生,其次是,目前大部分采用商砼成品水泥注浆,但是在施工工地路面较为松软且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则需要施工人员自行搅拌浆液进行注浆,因此需要将搅拌与注浆结合为一体提高注浆效率,并且在进行注浆与搅拌的过程中,装置主体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当在松软地面进行工作时,要防止装置沉陷的情况发生,避免装置沉陷无法进行移动,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孔,所述搅拌桶外周面设有用于为搅拌桶增加温度的加热组件,所述搅拌桶顶部竖向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在搅拌桶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承载板底部设有用于将搅拌桶内部浆液进行输送的注浆组件,所述承载板远离搅拌桶两端中间位置处竖向滑动插设有滑柱,所述滑柱底部均设有用于支撑搅拌桶的支撑组件,所述滑柱上部外周面均设有用于控制滑柱升降的传动组件,所述承载板顶部远离滑柱一端竖向设有推把。

4、优选的,加热组件包括竖向等距离圆周阵列分布于搅拌桶外周面的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周面套设有同一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下两端均与搅拌桶外周面相连接。

5、优选的,搅拌组件包括竖向转动插设于龙门架中心位置处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桶内部位置处外周面等距离对称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顶部同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顶部同轴相连,所述电机固定于龙门架顶部。

6、进一步的,注浆组件包括设于承载板底部的螺杆泵,所述螺杆泵顶部与出料孔相连接,所述螺杆泵底部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螺杆泵内部相连通,所述螺杆泵与出料孔内部相连通。

7、再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滑柱底部的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均横向设有支撑板。

8、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竖向对称设于滑柱上部外周面的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滑柱一侧均对称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远离保温罩一侧中心位置处均横向设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齿轮一端外周面均套设有链轮,所述转杆靠近链轮与齿轮之间位置处外周面均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底部均连接于同一承载板顶部表面,所述链轮均连接有同一用于控制齿轮转动的调节组件。

9、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竖向设于承载板顶部远离推把一端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部横向转动插设有蜗杆,所述蜗杆靠近保温罩一端底部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中心位置处横向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对称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底部均连接于同一承载板顶部表面,所述转轴两端外周面均对称套设有链轮,所述链轮套设有同一传动链条,所述蜗杆远离保温罩一端同轴设有手轮。

10、优选的,承载板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底部均为位于同一地面。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利用支撑板与地面的大面积接触从而防止装置受振动下沉的情况发生,当装置产生倾斜时,通过调整转动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与螺杆的配合下从而使得承载板与支撑板的间距产生改变,从而获得调整装置水平的效果;

13、2.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在高寒地区温度较低施工时,避免注浆时浆液产生冻结导致注浆过程发生尾端注浆管道冻结堵塞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了注浆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顶部设有搅拌桶(2),所述搅拌桶(2)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孔(9),所述搅拌桶(2)外周面设有用于为搅拌桶(2)增加温度的加热组件,所述搅拌桶(2)顶部竖向设有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在搅拌桶(2)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有用于将搅拌桶(2)内部浆液进行输送的注浆组件,所述承载板(1)远离搅拌桶(2)两端中间位置处竖向滑动插设有滑柱(13),所述滑柱(13)底部均设有用于支撑搅拌桶(2)的支撑组件,所述滑柱(13)上部外周面均设有用于控制滑柱(13)升降的传动组件,所述承载板(1)顶部远离滑柱(13)一端竖向设有推把(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竖向等距离圆周阵列分布于搅拌桶(2)外周面的多个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外周面套设有同一保温罩(3),所述保温罩(3)上下两端均与搅拌桶(2)外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竖向转动插设于龙门架(5)中心位置处的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位于搅拌桶(2)内部位置处外周面等距离对称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顶部同轴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轴与搅拌轴(7)顶部同轴相连,所述电机(6)固定于龙门架(5)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包括设于承载板(1)底部的螺杆泵(10),所述螺杆泵(10)顶部与出料孔(9)相连接,所述螺杆泵(10)底部设有注浆管(11),所述注浆管(11)与螺杆泵(10)内部相连通,所述螺杆泵(10)与出料孔(9)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滑柱(13)底部的螺纹套管(14),所述螺纹套管(14)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底部均横向设有支撑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竖向对称设于滑柱(13)上部外周面的齿条(17),所述齿条(17)远离滑柱(13)一侧均对称啮合有齿轮(18),所述齿轮(18)远离保温罩(3)一侧中心位置处均横向设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远离齿轮(18)一端外周面均套设有链轮(21),所述转杆(19)靠近链轮(21)与齿轮(18)之间位置处外周面均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座(20),所述第一支撑座(20)底部均连接于同一承载板(1)顶部表面,所述链轮(21)均连接有同一用于控制齿轮(18)转动的调节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竖向设于承载板(1)顶部远离推把(29)一端的安装架(27),所述安装架(27)上部横向转动插设有蜗杆(26),所述蜗杆(26)靠近保温罩(3)一端底部啮合有蜗轮(25),所述蜗轮(25)中心位置处横向插设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外周面对称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座(24),所述第二支撑座(24)底部均连接于同一承载板(1)顶部表面,所述转轴(23)两端外周面均对称套设有链轮(21),所述链轮(21)套设有同一传动链条(22),所述蜗杆(26)远离保温罩(3)一端同轴设有手轮(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底部均为位于同一地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注浆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孔,所述搅拌桶外周面设有用于为搅拌桶增加温度的加热组件,所述搅拌桶顶部竖向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在搅拌桶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承载板底部设有用于将搅拌桶内部浆液进行输送的注浆组件,所述承载板远离搅拌桶两端中间位置处竖向滑动插设有滑柱。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利用支撑板与地面的大面积接触从而防止装置受振动下沉的情况发生,当装置产生倾斜时,通过调整转动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与螺杆的配合下从而使得承载板与支撑板的间距产生改变,从而获得调整装置水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金君,朱博,潘益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