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213发布日期:2023-06-28 14:3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利挡土墙。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不停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而在我们常见的河边,天然土质河岸带容易受到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容易崩塌,挡土墙也就应运而生。

2、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可以起到防止崩塌和滑塌的作用,现有的挡土墙一般是现场直接开挖沟渠然后用混凝土水泥等进行浇筑,工期较长效率较低且一般为一体式,在这种状况下如出现如开裂等问题时,水流的冲击力会使得挡土墙通过裂口出现破损,不便于设备进行维修,且现有的设备常常受到水流的冲击,在水流长时间持续带给设备的冲击力与压力的状况下容易使得设备破损坍塌,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雨水冲刷时,挡土墙所连接的土壤中的积水没有很好的流动去向,且雨水的冲刷容易使土壤进行松动,产生坍塌的状况,发生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水利挡土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挡土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挡土墙,包括:

3、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装设有回流管,所述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墙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墙体的上端内部贯穿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墙体的中间位置处内部贯穿有第二排水管;

4、缓冲斜坡,所述墙体的下端外表面贴合有缓冲斜坡,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钢筋,所述墙体的背面贴合有反滤层,且反滤层的背面贴合有土壤层,所述反滤层与土壤层的顶部覆盖有排水坡。

5、优选的,所述墙体与缓冲斜坡的表面为压光面。

6、优选的,所述回流管呈u形,且回流管的上下两端延伸至墙体的外表面。

7、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尺寸相同。

8、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管呈倾斜状贯穿于墙体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钢筋呈网状分布于墙体内部。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相互卡合,将多组墙体进行卡合,使得设备防水性更佳,且在损坏时可直接进行单对单的修复或更换;

11、在设备使用时,墙体与缓冲斜坡的压光面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水位不断上升时,墙体内部设有的回流管可使得上升的水流冲击有地方进行卸力,并使得水流通过回流管的上端再次返回河道,进行减轻水流的压力和冲击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2、在下雨时,部分雨水顺着排水坡向下流动,在紧接着通过第一排水管将雨水排入河道,而进入土壤的雨水首先经过反滤层的过滤,将泥沙土壤留下,只允许水流通过第二排水管流入河道,从而达到对土壤的保护,避免土壤松动以及水流流失的状况,其整体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与缓冲斜坡(8)的表面为压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呈u形,且回流管(2)的上下两端延伸至墙体(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与卡槽(4)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5)与第二排水管(7)呈倾斜状贯穿于墙体(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11)呈网状分布于墙体(1)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挡土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装设有回流管,所述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墙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墙体的上端内部贯穿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墙体的中间位置处内部贯穿有第二排水管,所述墙体的下端外表面贴合有缓冲斜坡,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钢筋,所述墙体的背面贴合有反滤层,且反滤层的背面贴合有土壤层,本技术在设备使用时,墙体与缓冲斜坡的压光面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水位不断上升时,墙体内部设有的回流管可使得上升的水流冲击有地方进行卸力,并使得水流通过回流管的上端再次返回河道,进行减轻水流的压力和冲击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庆国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