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5965发布日期:2023-05-17 16:2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基坑肥槽回填对雨水收集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1、基坑回填,一般直接采用素混凝土回灌、素土夯实或水泥土回灌,或利用肥槽建立雨水回收利用方案为分层回填加多个串联的圆球状储蓄装置。

2、实际施工时,因空间陕窄,结构也较复杂,往往回填材料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浇筑时空芯球体上浮故球体加固较困难,利用率差,易渗水引地面沉降,后期运营使用维护较复杂。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在肥槽回填实体内嵌入空芯圆柱体雨水储存装置,操作简单,施工便利,后期运营维护方便,通过上渗水部与地表渗水花管连接,下部直接用下渗水部输送到地下室主体结构内的雨水利用系统,基坑肥槽回填时柱体外直接回填水泥土或素混凝土即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包括:

4、基坑;

5、支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坑的外周,用于支撑基坑外土层;

6、回填层,填埋在所述支护结构与地下室之间,其中,所述回填层顶部设置透水层;

7、上渗水部,设置于所述透水层内;

8、下渗水部,沿所述回填层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回填层内,且所述下渗水部与所述上渗水部连通,且所述下渗水部与地下室雨水回收系统连接。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渗水部包括:

10、横向渗水部,用于将所述透水层中的雨水排入至所述下渗水部,其中,所述横向渗水部设置有多个;

11、第一连接部,具有多个,每两个所述横向渗水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多个所述横向渗水部在所述透水层中的高度不同,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高低不平,并呈倾斜状。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渗水部包括:

14、竖向渗水部,一端与所述横向渗水部连通;

15、竖向导流部,一端与所述竖向渗水部的另一端连通,且所述竖向渗水部和竖向导流部设置于所述回填层中;

16、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竖向导流部连通。

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竖向导流部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在所述回填层中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之间连通,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按照一端高另一端低设置,以实现将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中的雨水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流动。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19、导管,一端与所述竖向导流部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地下室雨水回收系统连通;

20、液位指示部,一端与所述导管连通。

2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管设置有多个。

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横向渗水部上套设有雨水管网罩。

2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竖向导流部的外周壁上缠绕有多层弹性保护层。

2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液位指示部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管,且一端与所述导管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盖帽螺纹连接,所述盖帽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圆管上设置有刻度值,所述圆管内填充有漂浮球,且所述漂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管一端接近于所述导管的直径。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在肥槽回填实体内嵌入空芯圆柱体雨水储存装置,操作简单,施工便利,后期运营维护方便,通过上渗水部与地表渗水花管连接,下部直接用下渗水部输送到地下室主体结构内的雨水利用系统,基坑肥槽回填时柱体外直接回填水泥土或素混凝土即可。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渗水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向渗水部(9)在所述透水层(10)中的高度不同,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两端高低不平,并呈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渗水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流部(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5)在所述回填层(3)中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5)之间连通,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均按照一端高另一端低设置,以实现将多个所述竖向导流部(5)中的雨水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渗水部(9)上套设有雨水管网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流部(5)的外周壁上缠绕有多层弹性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指示部(7)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管,且一端与所述导管(6)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盖帽(14)螺纹连接,所述盖帽(1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圆管上设置有刻度值,所述圆管内填充有漂浮球,且所述漂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管一端接近于所述导管(6)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肥槽回填雨水收集结构,包括:基坑;支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坑的外周,用于支撑基坑外土层;回填层,填埋在所述支护结构与地下室之间,其中,所述回填层顶部设置透水层;上渗水部,设置于所述透水层内;下渗水部,沿所述回填层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回填层内,且所述下渗水部与所述上渗水部连通,且所述下渗水部与地下室雨水回收系统连接。本技术,在肥槽回填实体内嵌入空芯圆柱体雨水储存装置,操作简单,施工便利,后期运营维护方便,通过上渗水部与地表渗水花管连接,下部直接用下渗水部输送到地下室主体结构内的雨水利用系统,基坑肥槽回填时柱体外直接回填水泥土或素混凝土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单军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单军民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