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5653发布日期:2023-06-29 13:3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洞室建设,尤其是涉及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一种调峰用燃气轮机发电厂,主要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力压缩空气,并将其储藏在高压密封设施内,在用电高峰释放出来注入燃烧室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气洞室具有规模大、埋藏深、储气压力高的特点。

2、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压缩空气理想的储存深度是150~900 m,在这样的深度下,每天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不大,有利于保证储气洞室的气密性和稳定性。压缩空气可以纯粹在盐岩矿中或人工开挖的洞室中,也可以利用天然疏松的岩石含水层。

3、为降低电站建设成本,提高电站经济效益,已建成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储气洞室均建在可溶的岩盐层内,而利用硬岩洞室作为储气洞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目前国内外尚无实施的先例。

4、地下储气洞室具有体积大、承受压力高的特点,对围岩完整性本身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围岩作为主要的受力结构,直接决定了储气洞室的布置方案,因此,硬岩具备作为储气洞室的先天条件,并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结构,充分保护硬岩,避免硬岩遭受开挖损伤,也有利于发挥硬岩自身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地下储气洞室,每个独立的地下储气洞室整体呈方形以使得地下储气洞室布置尽量方便施工,尽可能的减少地下储气洞室的布置范围;

4、所述地下储气洞室的断面为圆形;

5、每个独立的地下储气洞室均设置一个进/出气管道平洞段,多个进/出气管道平洞段共用一个进/出气管道斜井段,以可以节约工程投资,此外,进/出气管道平洞段以及进/出气管道斜井段还可以兼做施工交通通道;

6、所述进/出气管道斜井段连通至地面发电厂房。

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独立方形的地下储气洞室的拐角处设置为弧形倒角,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圆形断面的地下储气洞室的直径为6~10m,便于地下储气洞室的施工和整体稳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地下储气洞室之间的间距大于3倍地下储气洞室的洞径,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开挖干扰和应力叠加。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储气洞室为3个,以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上覆山体厚度,减小地下储气洞室的埋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有进/出气管道平洞段整体为直线段或者弯折成钝角,以方便空气在进/出气管道平洞段内流动且降低阻力。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能够实现在硬岩中布置地下储气洞室的需求,同时地下储气洞室布置形式充分考虑了内部高压气体和施工便利的影响,对推动地下储气洞室在硬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地下储气洞室,每个独立的地下储气洞室整体呈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独立方形的地下储气洞室的拐角处设置为弧形倒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圆形断面的地下储气洞室的直径为6~10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地下储气洞室之间的间距大于3倍地下储气洞室的洞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气洞室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进/出气管道平洞段整体为直线段或者弯折成钝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地下储气洞室,每个独立的地下储气洞室整体呈方形;所述地下储气洞室的断面为圆形;每个独立的地下储气洞室均设置一个进/出气管道平洞段,多个进/出气管道平洞段共用一个进/出气管道斜井段;所述进/出气管道斜井段连通至地面发电厂房。本技术所提供的硬岩地下储气洞室布置结构能够实现在硬岩中布置地下储气洞室的需求,同时地下储气洞室布置形式充分考虑了内部高压气体和施工便利的影响,对推动地下储气洞室在硬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徐江涛,陈平志,韩月,张晓艳,马建力,王鸿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