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7378发布日期:2023-04-29 17:2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漂浮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淤设备领域,特别是漂浮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湖泊生态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作,淤泥堆积在湖底,为了避免生态受到影响,需要定期清理湖底的淤泥,由于湖泊不像城市管道、箱涵清淤范围小,且湖泊底并不是硬化的平地面,普通的履带类型清淤机器人并不适合用于湖泊清淤,湖泊清淤常使用漂浮抽吸装置,漂浮抽吸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921051408.6的技术方案,其公开了一种潜水泵漂浮装置,是由潜水泵、潜水泵升降器、钢丝绳、漂浮箱固定框架、漂浮箱、支撑架、密封容器箱组成;采用潜水泵、漂浮箱、固定框架、支撑架、水泵升降器、钢丝绳的总重量计算出浮力确定密封容器箱个数;通过水泵升降器调节钢丝绳长短控制潜水泵的深度使整个装置自由漂浮不受固定位置的限制,提取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不同组分的液体。

2、上述该方案,通过调节密封容器箱的拼接个数,从而调节机体在水中的浮力,但该调节方式,需要机体内部具有较大的空间才能增添密封容器箱,导致机体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机体的吊放和回收。

3、所以,本方案问题为,如何实现优化清淤机器人的浮力调节方式,从而减少清淤机器人的自重和体积,使清淤机器人便于吊放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浮清淤机器人,实现优化清淤机器人的浮力调节方式,从而减少清淤机器人的自重和体积,使清淤机器人便于吊放和回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浮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清淤泵和卷扬机、分设在清淤泵相对两侧的浮箱;所述卷扬机与清淤泵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淤泵往复升降,所述浮箱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封板、用于提供浮力的浮力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增减浮力件的敞口,所述封板与敞口正对布置,且与箱体间隙配合形成供水体渗入敞口的渗水间隙,所述浮力件填塞在箱体内,以调节所述箱体内的进水容积。

3、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浮力件为发泡法固体浮力件或环氟基玻璃微珠固体浮力件。

4、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敞口的边缘处设有朝向箱体中部延伸的折边,所述封板通过螺栓与折边可拆卸连接。

5、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在机架的内壁上的固定杆、与固定杆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浮箱相抵,以将所述浮箱抵紧在所述机架的内壁上;所述敞口位于机架的内壁与压板之间。

6、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固定杆设有四根,且分设在浮箱的上下两侧和水平两侧。

7、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在机架的内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压板相互抵紧所述浮箱的相对两侧,所述敞口位于固定板、压板之间。

8、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清淤泵位于机架的底部,所述卷扬机固定在机架的底部。

9、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驱动机架水平横向移动的第一螺旋桨、驱动机架水平纵向移动的第二螺旋桨。

10、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位于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的下侧。

11、在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供吊挂的吊环。

12、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3、本方案通过设置浮箱与浮力件相互配合,调整清淤机器人浮漂的入水深度,箱体为空心结构,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敞口或开孔,浮力件的密度小于水体密度,通过敞口将可产生浮力的浮力件放置在箱体的内部,随后在箱体的敞口处锁上盖板,封闭敞口,避免浮力件脱离箱体,锁上盖板之后,箱体与盖板之间存在渗水间隙,浮箱外的水体依次通过渗水间隙、敞口进入箱体内,浮箱的实际排水体积为浮力件的体积,通过塞入不同大小的浮力件调节浮箱的排水量,从而调整浮箱的浮力,实现优化清淤机器人的浮力调节方式,从而减少清淤机器人的自重和体积,使清淤机器人便于吊放和回收。



技术特征:

1.漂浮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清淤泵和卷扬机、分设在清淤泵相对两侧的浮箱;所述卷扬机与清淤泵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淤泵往复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封板、用于提供浮力的浮力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增减浮力件的敞口,所述封板与敞口正对布置,且与箱体间隙配合形成供水体渗入敞口的渗水间隙,所述浮力件填塞在箱体内,以调节所述箱体内的进水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为发泡法固体浮力件或环氟基玻璃微珠固体浮力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的边缘处设有朝向箱体中部延伸的折边,所述封板通过螺栓与折边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在机架的内壁上的固定杆、与固定杆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浮箱相抵,以将所述浮箱抵紧在所述机架的内壁上;所述敞口位于机架的内壁与压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设有四根,且分设在浮箱的上下两侧和水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在机架的内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压板相互抵紧所述浮箱的相对两侧,所述敞口位于固定板、压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泵位于机架的底部,所述卷扬机固定在机架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驱动机架水平横向移动的第一螺旋桨、驱动机架水平纵向移动的第二螺旋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位于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漂浮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供吊挂的吊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清淤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漂浮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清淤泵和卷扬机、分设在清淤泵相对两侧的浮箱;所述卷扬机与清淤泵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淤泵往复升降,所述浮箱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封板、用于提供浮力的浮力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增减浮力件的敞口,所述封板与敞口正对布置,且与箱体间隙配合形成供水体渗入敞口的渗水间隙,所述浮力件填塞在箱体内,以调节所述箱体内的进水容积;本方案实现优化清淤机器人的浮力调节方式,从而减少清淤机器人的自重和体积,使清淤机器人便于吊放和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苗达琳,刘均强,张伟,苗全科,肖卿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江达潜水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