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8515发布日期:2023-06-28 09:2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基,尤其涉及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


背景技术:

1、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工程建设广泛存在于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领域。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例如地铁车站深基坑,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有着地下水位高、地基土承载力不足的特点,因此需要解决抗浮设防、及软弱地基处理的问题。

2、常见的处理措施有3种,一是采用抗浮压顶梁+基底换填方式,这种方式是将软弱地基土层整体挖除,换填为承载力较高的土层,并分层夯实,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这种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1)将软弱地基挖除,优质土回填量较大,工程费用较高;(2)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需要增加围护结构嵌固深度,以及开挖过程中支撑的道数,费用高;(3)基坑内空间有限,回填土分层夯实施工困难,尤其靠近围护结构的部分,操作空间小,难以保证回填质量。

3、二是采用抗浮压顶梁+基底加固方案,在基坑开挖前,在地面采用高压旋喷桩或者搅拌桩的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1)需要从地面进行加固,空钻的长度较长,(2)地基加固工程费用较高;(3)若基坑较深,加固效果难以保证;(4)软弱地层一旦存在大直径块石,则会导致加固施工机械无法施工。

4、三是采用承载桩兼做抗拔桩方案,在基坑开挖前,在地面打设钻孔灌注桩,利用桩基进行承载,并兼做抗拔桩。但是需要从地面进行抗拔桩钻孔,空钻的长度较长;桩基根数较多,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发明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包括位于地下空间的围护桩,围护桩的下部延伸至软弱地基下方,软弱地基上方为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方为顶板覆土,围护桩包括预埋筋和混凝土,预埋筋靠近软弱地基上部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预留有多个钢筋接驳器,围护桩左右内侧均沿水平纵向设置承载梁,承载梁包括承载梁钢筋和混凝土,承载梁钢筋与预埋筋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预埋筋靠近顶板覆土上部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预留有多个钢筋接驳器,围护桩左右内侧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抗浮压顶梁,抗浮压顶梁包括抗浮压顶梁连接筋和混凝土,抗浮压顶梁连接筋与预埋筋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软弱地基上方覆盖有垫层。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承载梁,通过钢筋接驳器将承载梁与围护桩可靠连接,主体结构荷载传递至承载梁,然后传递至围护桩,利用围护桩作为承载桩,以满足承载要求。

9、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结构顶部设置抗浮压梁,通过钢筋接驳器将抗浮压梁与围护桩可靠连接,依靠围护桩自重以及围护桩与土层的摩阻力,达到抗浮设防的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使得围护桩同时兼有抗浮、承载功能,降低施工风险及施工难度,充分利用既有围护结构,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



技术特征:

1.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包括位于地下空间的围护桩(1),围护桩(1)的下部延伸至软弱地基(2)下方,软弱地基(2)上方为主体结构(3),主体结构(3)上方为顶板覆土(4),其特征在于:围护桩(1)包括预埋筋(11)和混凝土,预埋筋(11)位于主体结构(3)下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预留有多个钢筋接驳器(5),围护桩(1)左右内侧均沿水平纵向设置承载梁(6),承载梁(6)包括承载梁连接筋(61)和混凝土,承载梁连接筋(61)与预埋筋(11)通过钢筋接驳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筋(11)位于主体结构(3)上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预留有多个钢筋接驳器(5),围护桩(1)左右内侧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抗浮压顶梁(7),抗浮压顶梁(7)包括抗浮压顶梁连接筋(71)和混凝土,抗浮压顶梁连接筋(71)与预埋筋(11)通过钢筋接驳器(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弱地基(2)上方覆盖有垫层(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围护、抗浮与承载功能结合的桩基,围护桩的底部延伸至软弱地基下方,软弱地基上方为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方为顶板覆土,围护桩包括预埋筋和混凝土,围护桩在主体结构下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预留有多个预埋筋和钢筋接驳器,围护桩左右内侧均沿水平纵向设置承载梁,承载梁包括承载梁连接筋和混凝土,承载梁连接筋与预埋筋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本技术主体结构荷载传递至承载梁,然后传递至围护桩,利用围护桩作为承载桩,依靠围护桩自重以及围护桩与土层的摩阻力,达到抗浮设防的效果,降低施工风险及施工难度,充分利用既有围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杜棣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杜棣宾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