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6414发布日期:2023-06-29 13:4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基坑排水,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应保持基坑的干燥状态,特别是在进行深基础施工时,若降雨量较大,基坑内积水,必须采取降排水措施,从而避免引起流砂、管涌及边坡失稳等现象。

2、现有技术对建筑施工的基坑进行排水时,在基坑旁设置一个水泵,将管道深入基坑中进行抽水排基坑中的水,此现有技术,不便将积水导流,基坑并不是平坦的,利用此结构基坑中的积水不便全面被抽排,仍有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建筑施工基坑侧壁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所述建筑施工基坑侧壁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共同组成了建筑施工基坑结构,所述建筑施工基坑坑底顶面开设有第一导水槽;

4、所述建筑施工基坑坑底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端部与第二导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底部插接有定位销,所述集水井的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有隔网;

5、所述建筑施工基坑侧壁旁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集水井中;

6、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基座旁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排水管的端口位于沉淀池的上方;

7、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集成有阀门。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水槽与第二导水槽相垂直,所述第一导水槽横向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具体为建筑施工的基坑排水结构。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水槽线性阵列在建筑施工基坑坑底上,所述第一导水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导水槽的深度。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基坑中由于降雨积水时,在基坑旁设置一水泵,将管道投入基坑水中,利用工作的水泵将基坑中的积水进行抽排,而利用此结构,基坑并不是平坦的,利用此结构基坑中的积水不便全面被抽排,仍有积水。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导水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导水槽位于建筑施工基坑侧壁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的连接处即建筑施工基坑结构内侧底部的边缘处。

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导水槽的边缘处为坡状,所述集水井顶口与第二导水槽相连通。

1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集水井的顶口宽度为0.6-0.9米,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为砖砌筑而成。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结构,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和集水井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基坑中的积水进行导流,积水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后进入集水井中,集水井的位置最低,从而本结构有利于基坑中的积水全面排净,之后水泵抽取集水井中的水,水泵将积水排入沉淀池中,从而对基坑进行有效全面排水。

1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集水井的顶口低于建筑施工基坑坑底的顶面0.8-1.1米,所述集水井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配合隔网的设置,防止进水管将泥沙抽走,碎石层用以防止集水井底部的土层被扰动。

1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水泵具体为离心泵。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20、1、该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和集水井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基坑中的积水进行导流,积水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后进入集水井中,集水井的位置最低,从而本结构有利于基坑中的积水全面排净,之后水泵抽取集水井中的水,水泵将积水排入沉淀池中,从而对基坑进行有效全面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2、该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沉淀池可沉淀砂石,砂石沉淀到沉淀池底部,将放水管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面上方,放水管防水时,放的都是不掺杂砂石的水。

22、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建筑施工基坑侧壁(1)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所述建筑施工基坑侧壁(1)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共同组成了建筑施工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顶面开设有第一导水槽(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3)与第二导水槽(4)相垂直,所述第一导水槽(3)横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3)线性阵列在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上,所述第一导水槽(3)的深度小于第二导水槽(4)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3)的宽度小于第二导水槽(4)的宽度,所述第二导水槽(4)位于建筑施工基坑侧壁(1)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的连接处即建筑施工基坑结构内侧底部的边缘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槽(4)的边缘处为坡状,所述集水井(5)顶口与第二导水槽(4)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的顶口宽度为0.6-0.9米,所述集水井(5)的侧壁为砖砌筑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的顶口低于建筑施工基坑坑底(2)的顶面0.8-1.1米,所述集水井(5)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9)具体为离心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建筑施工基坑侧壁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所述建筑施工基坑侧壁和建筑施工基坑坑底共同组成了建筑施工基坑结构,所述建筑施工基坑坑底顶面开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建筑施工基坑坑底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端部与第二导水槽相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和集水井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基坑中的积水进行导流,积水通过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后进入集水井中,集水井的位置最低,从而本结构有利于基坑中的积水全面排净,之后水泵抽取集水井中的水,水泵将积水排入沉淀池中,从而对基坑进行有效全面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齐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鑫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