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4027发布日期:2023-06-17 08:4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期进度以及深基坑安全,采用什么类型的内支撑以及内支撑施工成为关键。现有深基坑工程中普遍采用型钢内支撑作为内支撑。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应力加压件对称在围檩之间型钢内支撑的施工过程往往对整个基坑施工进度有重大影响,只有保证型钢内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在施工过程中方便搬运、拆装,才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整个基坑工程的进度。但现如今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型钢内支撑必须在基坑主体结构施工前全部拆除,才能进行基坑主体结构的施工。在拆除型钢内支撑时,无法进行主体机构施工,以及型钢内支撑的拆卸运输不方便,产生了耽误和延长基坑施工工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型钢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在型钢内支撑与主体结构相交位置增设一个可安装拆卸的型钢支撑组合节点,将传统型钢支撑分为若干段,使其变成在结构墙体处可自由拆卸的组合结构。

2、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所述型钢内支撑与结构墙连接处设置墙撑节点,所述墙撑节点包括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墙内型钢内支撑、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和4个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的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的另一端与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体一端连接截面为第一倾斜面,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体另一端与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连接截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分别与型钢内支撑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相同。

3、进一步,所述第一倾斜角度或第二倾斜角度取值范围为45°~60°之间,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部分的长度≥10cm。

4、进一步,所述型钢内支撑与围檩连接处设置防撑节点,所述防撑节点包括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围檩外型钢内支撑和2个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另一端与围檩外型钢内支撑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围檩外型钢内支撑另一端与防护结构内预埋件焊接固定;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另一端与围檩外型钢内支撑一端连接截面为第三倾斜面。

5、进一步,2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的上边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墙体一端上边,所述下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的下边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墙体端下边。

6、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等边三角铁、第二等边三角铁和垫片,所述第一等边三角铁一边与第一段墙外内支撑边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等边三角铁一边与墙内内支撑延伸出墙体的一端边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于第一等边角铁另一边与第二等边三角铁另一边之间,所述第一等边角铁另一边与第二等边三角铁另一边通过高强螺栓穿过垫片固定连接。

7、进一步,所述垫片的厚度为10mm。

8、进一步,通过均匀间隔的2个高强螺栓连接第一等边三角铁一边与第一段墙外内支撑边,以及所述第二等边三角铁一边与墙内内支撑延伸出墙体的一端边,2个高强螺栓之间的距离为300m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型钢内支撑与结构墙相交位置设置型钢内支撑与结构墙之间的节点,既是将型钢内支撑遇到结构墙的部分进行分段以及使用简易的角钢连接分段的型钢内支撑重新组装成型钢内支撑,实现了型钢内支撑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加快了施工进度,避免了型钢内支撑在结构墙施工前的拆除,不影响结构施工,解决了工期拖延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型钢内支撑拆除以后的多段型钢内支撑可重复利用,减少浪费,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内支撑(14)与结构墙(6)连接处设置墙撑节点,所述墙撑节点包括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墙内型钢内支撑(10)、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11)、和4个连接组件(13);所述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一端与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结构墙(6)的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13)固定连接,所述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结构墙的另一端与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11)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13)固定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一端与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结构墙(6)一端连接截面为第一倾斜面,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结构墙(6)另一端与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11)连接截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分别与型钢内支撑(14)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度或第二倾斜角度取值范围为45°~60°之间,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结构墙(6)部分的长度≥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内支撑(14)与围檩(5)连接处设置防撑节点,所述防撑节点包括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围檩外型钢内支撑(12)和2个连接组件(13);所述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另一端与围檩外型钢内支撑(12)一端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13)固定连接,所述围檩外型钢内支撑(12)另一端与围檩(5)内预埋件焊接固定;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另一端与围檩外型钢内支撑(12)一端连接截面为第三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上连接组件(7)和下连接组件(8),所述上连接组件(7)用于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的上边与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墙体一端上边,所述下连接组件(8)用于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9)的下边与墙内型钢内支撑(10)延伸出墙体端下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第一等边三角铁(1)、第二等边三角铁(2)和垫片(4),所述第一等边三角铁(1)一边与第一段墙外内支撑(9)边通过高强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等边三角铁(1)一边与墙内内支撑(10)延伸出墙体的一端边通过高强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垫片(4)设置于第一等边角铁(1)另一边与第二等边三角铁(2)另一边之间,所述第一等边角铁(1)另一边与第二等边三角铁(2)另一边通过高强螺栓(3)穿过垫片(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的厚度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其特征在于,通过均匀间隔的2个高强螺栓连接第一等边三角铁(1)一边与第一段墙外内支撑(9)边,以及所述第二等边三角铁(1)一边与墙内内支撑(10)延伸出墙体的一端边,2个高强螺栓之间的距离为3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拆除组合型钢内支撑,型钢内支撑与结构墙连接处设置墙撑节点,墙撑节点包括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墙内型钢内支撑、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和4个连接组件;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的一端和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的另一端与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都通过斜对称2个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第一段墙外型钢内支撑一端和第二段墙外型钢内支撑分别与墙内型钢内支撑延伸出结构墙连接截面为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分别与型钢内支撑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相同。本技术解决了型钢内支撑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前拆除的问题,具有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效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博,王盼,高国平,徐文盛,孙宏伟,王伟,赵彬,王杨,陈达非,杨化军,赵纯,李东华,袁春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