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水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746发布日期:2023-05-17 20:4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特别是涉及一种渗水渠。


背景技术:

1、在海绵城市中,为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渗水渠是常用的组件,渗水渠一般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快速的完成铺设,渗水渠顶部一般会预留进水口,便于与雨水收集装置进行连接,在连接时一般需要使用开孔器将预留进水口打开,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渗水渠,有效的解决了进水口操作不便的问题。

2、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渗水渠,包括外壳,外壳呈倒u型结构,外壳能够首尾连接,外壳侧边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外壳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活动设置有堵头,堵头上方设有连接在进水口处的挡板,堵头移动后能够打开进水口;

3、进水口内部设有连接环,堵头外侧设有插入连接环内的挡杆,连接环内设有弹簧,弹簧向上推动挡杆,堵头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滤网。

4、优选的,所述的外壳边缘设有固定孔。

5、优选的,所述的挡板与进水口一体成型,挡板与进水口之间设有连接条,将连接条切断后能够将挡板从进水口取下。

6、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环内侧设有l型的滑槽,挡杆在滑槽内滑动。

7、优选的,所述的堵头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固定板外围,连接板内侧固定滤网,滤网为环状结构。

8、优选的,当堵头外侧的挡杆位于滑槽底部时,滤网伸入外壳内部,进水口上方进水通过滤网能够进入外壳内部。

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通过设置堵头和挡板,在连接进水口时,能够快速的将进水口打开并与管道进行连接,不需要使用开孔器,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呈倒u型结构,外壳(1)能够首尾连接,外壳(1)侧边开设有多个出水孔(2),外壳(1)顶部设有进水口(3),进水口(3)内活动设置有堵头(4),堵头(4)上方设有连接在进水口(3)处的挡板(5),堵头(4)移动后能够打开进水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边缘设有固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与进水口(3)一体成型,挡板(5)与进水口(3)之间设有连接条(12),将连接条(12)切断后能够将挡板(5)从进水口(3)取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6)内侧设有l型的滑槽(13),挡杆(7)在滑槽(13)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头(4)与固定板(9)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板(14),连接板(14)位于固定板(9)外围,连接板(14)内侧固定滤网(10),滤网(10)为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水渠,其特征在于,当堵头(4)外侧的挡杆(7)位于滑槽(13)底部时,滤网(10)伸入外壳(1)内部,进水口(3)上方进水通过滤网(10)能够进入外壳(1)内部。


技术总结
一种渗水渠,有效的解决了进水口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外壳,外壳呈倒U型结构,外壳能够首尾连接,外壳侧边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外壳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活动设置有堵头,堵头上方设有连接在进水口处的挡板,堵头移动后能够打开进水口;进水口内部设有连接环,堵头外侧设有插入连接环内的挡杆,连接环内设有弹簧,弹簧向上推动挡杆,堵头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滤网;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通过设置堵头和挡板,在连接进水口时,能够快速的将进水口打开并与管道进行连接,不需要使用开孔器,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春,张振桥,陈瑞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亚源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