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1499发布日期:2023-06-03 23:0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挡土墙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挡土墙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1、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2、模板支护后进行混凝土浇灌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支撑,来保证模板的强度,防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压损坏,现有技术的模板支撑装置由于仅在模板上设置加强结构,其支护强度不足,有着容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液、炸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支撑体系,旨在解决现有的模板支撑装置支护强度不足,容易漏液、炸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土墙支撑体系,包括:

3、两个挡土墙模板,两个所述挡土墙模板相对设置并围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

4、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木,多个所述方木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挡土墙模板背离所述浇筑腔的一侧;

5、多个加强管组,多个所述加强管组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加强结构背离所述挡土墙模板的一侧,各所述加强管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管,且两个所述加强管之间形成空隙;

6、多个对拉螺栓组,多个所述对拉螺栓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对拉螺栓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组的数量与各所述挡土墙模板上的所述加强管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挡土墙模板并插入对应的所述空隙内并与两个所述加强管抵接;

7、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方木抵接,另一端与支撑面抵接,其中,所述支撑面包括地面和墙面。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方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墙面抵接;所述支撑杆还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倾斜杆,所述倾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方木抵接,下端与所述地面抵接。

9、优选地,所述倾斜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竖向间隔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挡土墙模板分为沿竖向设置的上分段与下分段,所述上分段与所述下分段拼接且对齐。

11、优选地,所述加强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

12、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管组的横向间距为600mm。

13、优选地,所述方木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14、优选地,所述方木的横截面为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

15、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方木的竖向间距为300mm。

16、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为600mm;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对拉螺栓的竖向间距为600mm。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挡土墙模板的外侧设置有方木,方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组,加强管组与方木相互垂直设置,增加加强管组和方木与挡土墙模板的接触面积,再通过对拉螺栓将加强管夹紧,从而将方木夹紧,进而将两个挡土墙模板夹紧,增加其支撑强度,再通过支撑杆与方木抵接,进一步地提高了对挡土墙模板的支撑强度,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漏液和炸模。



技术特征:

1.一种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方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墙面抵接;所述支撑杆还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倾斜杆,所述倾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方木抵接,下端与所述地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竖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模板分为沿竖向设置的上分段与下分段,所述上分段与所述下分段拼接且对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加强管组的横向间距为600mm。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的横截面为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方木的竖向间距为300mm。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为600mm;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对拉螺栓的竖向间距为6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土墙支撑体系,包括包括挡土墙模板、加强结构、加强管组、对拉螺栓组和支撑杆,两个挡土墙模板相对设置并围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木;多个加强管组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各加强管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管;各对拉螺栓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对拉螺栓;各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挡土墙模板并插入对应的空隙内并与两个加强管抵接;支撑杆的一端与方木抵接,另一端与支撑面抵接。本技术通过方木、加强管、对拉螺栓的依次抵紧配合,以及支撑杆的支撑,提高了挡土墙模板的支撑强度,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液或炸模。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平,谢雄,胡立正,吕永军,贾颖刚,袁悦,王青山,刘晓光,霍选,刘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