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3163发布日期:2023-10-06 18: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目前的水利工程建筑用基桩在使用的过程中,桩柱与地基之间的牢固程度有限,进而单个基桩的承载能力一般,需要增加桩柱的数量来满足基桩的承载能力,使得施工的成本较高。

2、现有技术中水利工程建筑基桩通过吊装基桩套筒对基桩内填充混凝土进行集中填料,而吊装的基桩套筒尺寸较大,不便于吊装至基桩槽狭小空间内,并且,基桩槽内混凝土在遇到软地基时,容易出现错位,整体稳定性较差,导致套筒与成型的基桩出现倾斜错位,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以解决现有的基桩槽狭小空间内不便于吊装基桩套筒,并且,基桩槽内混凝土在遇到软地基时,容易出现错位,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包括支撑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顶部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圆周上等间距一体成型有嵌入块,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多组第二套筒,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二套筒顶部一体成型有顶部板,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上安装有预埋钢筋,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插杆、拉簧,所述插杆内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侧一体成型有抵板,相邻的所述第二套筒底面圆周上分别等间距一体成型有插块、定位块。

3、优选的,所述顶部板顶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填料孔,所述填料孔与两组所述抵板位于同一中垂线上。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部板和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均为混凝土材质,所述插杆、所述拉簧、所述抵板均与所述预埋钢筋材质相同。

5、优选的,所述预埋钢筋外围两侧中部分别贯穿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贯穿开设有通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套筒顶面圆周上分别等间距开设有插槽、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插槽内壁中。

7、优选的,两组所述抵板为对称的弧形结构,两组所述抵板分别与同侧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插杆外端部为锥形结构,多组所述插杆分别贯穿通槽内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外围。

9、优选的,所述拉簧为锥形结构,所述拉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外围边缘处与所述插杆外围。

10、优选的,所述插块与所述定位块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插块与所述定位块总尺寸小于所述插槽内壁尺寸。

11、优选的,所述定位块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内壁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通过多组相邻的第二套筒通过插块一侧的定位块与对应的插槽快速插接定位,同时通过转动第二套筒,使得插槽中的插块滑动后,对应的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锁定,使得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成基桩套筒,实现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以及相邻的第二套筒之间可拆卸组装,便于在狭小的基桩槽内快速组装基桩套筒,同时对内壁中预埋钢筋进行防护,避免预埋钢筋与基桩槽内壁直接接触,长时间容易腐蚀,解决了现有的基桩槽狭小空间内不便于吊装基桩套筒的问题;

14、本发明通过支撑板通过底部多组锥形嵌入块可稳定嵌入基桩槽内壁底部,使得第一套筒可与基桩槽内壁底部稳定衔接,填料孔内壁可填充混凝土,使得两个弧形抵板之间可预先填充混凝土,在混凝土挤压下,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内壁两侧中部的插杆挤压拉簧,贯穿通槽内壁嵌入至基桩槽内壁上,实现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成的基桩套筒与基桩槽内壁稳定衔接,解决了基桩槽内混凝土在遇到软地基时,容易出现错位,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包括支撑板(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顶部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部圆周上等间距一体成型有嵌入块(101),所述支撑板(1)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2)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多组第二套筒(3),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二套筒(3)顶部一体成型有顶部板(4),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内壁上安装有预埋钢筋(5),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内壁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插杆(8)、拉簧(9),所述插杆(8)内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内侧一体成型有抵板(11),相邻的所述第二套筒(3)底面圆周上分别等间距一体成型有插块(14)、定位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板(4)顶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填料孔(401),所述填料孔(401)与两组所述抵板(11)位于同一中垂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顶部板(4)和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均为混凝土材质,所述插杆(8)、所述拉簧(9)、所述抵板(11)均与所述预埋钢筋(5)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5)外围两侧中部分别贯穿开设有让位槽(6),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内壁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贯穿开设有通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套筒(3)顶面圆周上分别等间距开设有插槽(12)、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位于所述插槽(12)内壁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抵板(11)为对称的弧形结构,两组所述抵板(11)分别与同侧的所述连接块(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8)外端部为锥形结构,多组所述插杆(8)分别贯穿通槽(7)内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9)为锥形结构,所述拉簧(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7)外围边缘处与所述插杆(8)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4)与所述定位块(15)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插块(14)与所述定位块(15)总尺寸小于所述插槽(12)内壁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5)插接于所述定位槽(13)内壁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建筑基桩,包括支撑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顶部板,相邻的所述第二套筒底面圆周上分别等间距一体成型有插块、定位块;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二套筒,使得插槽中的插块滑动后,对应的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锁定,使得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成基桩套筒,实现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以及相邻的第二套筒之间可拆卸组装,同时对内壁中预埋钢筋进行防护;通过支撑板通过底部多组锥形嵌入块可稳定嵌入基桩槽内壁底部,混凝土挤压下,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内壁两侧中部的插杆挤压拉簧,贯穿通槽内壁嵌入至基桩槽内壁上,实现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成的基桩套筒与基桩槽内壁稳定衔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东,韩嵘,肖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