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7270发布日期:2023-04-26 15:4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多采用围护桩+内支撑的形式,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内支撑会随着工程进度陆续拆除,辅以换撑结构临时代替内支撑受力。

2、在后浇带部位,由于混凝土结构间断,基坑侧向水平力无法传递,目前多采用设置型钢换撑解决传力问题,但型钢换撑不仅制作工期长、费用高且属于消耗品,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解决了传统型钢换撑消耗大且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使用砼换撑结构代替传统型钢,在不影响传力的情况下,缩短工期,且直接浇筑成为底板的一部分,从而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基坑的底板包括既有段、待浇段以及形成于既有段和待浇段之间的后浇带,换撑结构包括:

4、埋设于既有段且有部分向待浇段凸伸的支撑杆,支撑杆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5、固定于支撑杆的端部的加强钢筋笼,加强钢筋笼与待浇段的钢筋笼固定连接;以及

6、浇筑形成的加强带,加强钢筋笼埋设于加强带内。

7、本发明采用深基坑的换撑结构,通过在既有段和待浇段之间设置支撑杆,并设置加强钢筋笼,以对支撑杆与待浇段连接处进行加强固定,从而能够使得既有段和待浇段连接形成传力结构,进而浇筑后浇带,使得支撑杆成为后浇带的一部分,能够避免型钢的浪费,解决了传统型钢换撑消耗大且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使用砼换撑结构代替传统型钢,在不影响传力的情况下,缩短工期,且直接浇筑成为底板的一部分,从而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8、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加强钢筋笼和待浇段的钢筋笼之间的钢丝网,以将加强钢筋笼与待形成的待浇段分隔开。

9、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于钢丝网的止水条。

10、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强钢筋笼对应支撑杆的端部形成有凹槽,支撑杆的端部开设于凹槽内,使得加强钢筋笼包覆住支撑杆的端部。

11、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支撑杆的端部的止水板,止水板的另一端与加强钢筋笼固定连接。

12、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止水板对应凹槽的内侧壁和底面设置。

13、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杆包括一端与既有段的钢筋笼固定连接的支撑钢筋笼以及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层,支撑钢筋笼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14、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浇筑形成加强带的混凝土的等级高于浇筑形成待浇段的混凝土的等级。

15、本发明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待浇段的钢筋笼对应加强带的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凹陷空间,加强钢筋笼固定于凹陷空间内。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浇筑形成支撑杆,且支撑杆由部分埋设于既有段中;

18、于支撑杆的端部固定加强钢筋笼,并将加强钢筋笼与待浇段的钢筋笼固定连接;

19、于对应加强钢筋笼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加强带,并对应待浇段的钢筋笼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待浇段;

20、于后浇带中浇筑混凝土,以使得待浇段、加强带、支撑杆和既有段连接呈一体。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基坑的底板包括既有段、待浇段以及形成于所述既有段和所述待浇段之间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换撑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强钢筋笼和所述待浇段的钢筋笼之间的钢丝网,以将所述加强钢筋笼与待形成的所述待浇段分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钢丝网的止水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笼对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加强钢筋笼包覆住所述支撑杆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的止水板,所述止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强钢筋笼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对应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和底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一端与所述既有段的钢筋笼固定连接的支撑钢筋笼以及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层,所述支撑钢筋笼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浇筑形成所述加强带的混凝土的等级高于浇筑形成所述待浇段的混凝土的等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浇段的钢筋笼对应所述加强带的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凹陷空间,所述加强钢筋笼固定于所述凹陷空间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的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的换撑结构,基坑的底板包括既有段、待浇段以及形成于既有段和待浇段之间的后浇带,换撑结构包括:埋设于既有段且有部分向待浇段凸伸的支撑杆,支撑杆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固定于支撑杆的端部的加强钢筋笼,加强钢筋笼与待浇段的钢筋笼固定连接;以及浇筑形成的加强带,加强钢筋笼埋设于加强带内。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型钢换撑消耗大且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使用砼换撑结构代替传统型钢,在不影响传力的情况下,缩短工期,且直接浇筑成为底板的一部分,从而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王森林,佘植镔,林文彪,任陕新,孙浩,满旋,范春宇,郑夕军,冯长征,霍泽瑞,秦田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