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5587发布日期:2023-10-30 07:1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堰装置技术的改进,属于水下维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


背景技术: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复杂地质条件、高地下水、洪水、冻胀等因素影响,渠道衬砌板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隆起、塌陷等破坏现象,影响供水效率和供水安全,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渠道衬砌板维护修复施工需要迫切。且随着沿线城市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续供水保障要求越来越高,衬砌板相关维护修复施工只能在输水状态下进行;在水渠衬砌板修复时,为了保证水渠的通流要求,在水渠中安装围堰设备将水渠分为干区衬砌板修复作业区及通流区,受到外部的吊装及运输影响,围堰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独立模块在水下拼装后形成整体的围堰,但是在单个围堰模块在渠道边坡处进行拼接安装入水过程中对模块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而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就不能调整了。

2、申请号为cn 202010631612.6,申请日为2020年7月3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水下挖沟机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和以车架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子行走装置;子行走装置连接于车架;子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梁、驱动装置、履带和防护装置;履带梁,可拆卸式连接于车架,履带梁被配置为传递挖沟机的受力;驱动装置,可拆卸式连接于履带梁,驱动装置与履带连接,被配置为驱动履带转动;履带,环绕安装于履带梁,被配置为带动挖沟机行走;防护装置,设置于履带的上方,可拆卸式连接于履带梁,被配置为防止履带与挖沟机的脐带缆发生刮蹭和缠绕。但是对比文件中依旧没有解决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不能调整的问题。

3、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不能调整的问题,提供了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可以调整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所述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包括多个对接子模块,多个对接子模块纵向设置形成行走单元,每个对接子模块包括履带车模块与水舱,履带车模块的顶部安装有施工框架,履带车模块的一端与水舱的一端连接,履带车模块的另一端与牵引绳连接;

3、每个所述履带车模块包括水液压驱动马达、履带行走装置、围堰模块、调节浮箱与多个提升油缸;

4、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与水渠接触,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内安装有水液压驱动马达,水液压驱动马达与履带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履带行走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多个提升油缸的底部连接,提升油缸的顶部与围堰模块的底部连接,围堰模块内设置有调节浮箱,连接板的一侧与水舱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与牵引绳连接。

5、所述围堰模块包括底板、顶板与侧围框架,所述底板的顶部侧围与侧围框架的底部连接,侧围框架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连接,底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连接。

6、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提升油缸分别设置在对应凹槽中。

7、所述底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支杆,支杆上端的左右两侧与底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辅助杆与二辅助杆,所述一辅助杆位于支杆的左侧,二辅助杆位于支杆的右侧。

8、所述顶板自左向右呈向下倾斜设置,侧围框架的左侧高度大于侧围框架的右侧高度;

9、所述支杆与侧围框架平行设置,支杆的倾斜角度与侧围框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10、所述底板的长度与连接板的长度相同,连接板与履带行走装置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

11、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侧围设置有多个高强度的钢履带,所有的钢履带的侧围上均铺设有橡胶层。

12、所述调节浮箱中设置有水位测量装置以及充水装置。

13、所述履带车模块与水舱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水舱的侧围上安装有密封板。

14、所述水舱垂直于水渠设置,履带车模块沿水渠的坡度设置,行走单元沿水渠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行走单元之间的行走方向不同。

15、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单个履带车模块吊至目标位置,然后履带车模块与水舱连接形成对接子模块;

17、在履带车模块的顶部安装施工框架;

18、然后将多个对接子模块纵向拼接成列形成行走单元,驱动行走单元沿着牵引绳方向往水渠中间行走;

19、根据使用要求移动履带车模块的纵向位置以及横向位置调节,最后进行施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发明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中,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包括多个对接子模块,多个对接子模块纵向设置形成行走单元,当围堰装置沿着渠坡行走时,将纵向行走单元的履带用提升油缸提起,对围堰模块进行横向的运动姿态的调整,当垂直于渠坡行走时,纵向行走单元的履带与衬砌板接触,将横向行走单元履带提起,对围堰模块进行纵向的运动姿态的调整,从而在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可以调整,当围堰模块需要进行微调时,通过调整履带的转速来进行调节。因此,本设计围堰模块运动姿态可调,使用方便。

22、2、本发明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中,连接板的顶部与多个提升油缸的底部连接,提升油缸的顶部与围堰模块的底部连接,围堰模块内设置有调节浮箱,调节浮箱中设置有水位测量装置以及充水装置,在整个行走装置入水过程中,随着水深的不同及上部连接的围堰模块数量不同,其对水渠底部衬砌板的压力也不同,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浮箱内的水位来保证其对衬砌板压力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因此,本设计压力可以调节,操作安全。

23、3、本发明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中,履带行走装置与水渠接触,履带行走装置内安装有水液压驱动马达,水液压驱动马达与履带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履带行走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水液压驱动的马达进行驱动,避免了因为液压元器件泄露导致的对水源的污染,所有的钢履带的侧围上均铺设有橡胶层,增加履带与水渠衬砌板的接触面积与摩擦系数,也不容易对衬砌板造成破坏。因此,本设计无污染,使用寿命久。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包括多个对接子模块(c),多个对接子模块(c)纵向设置形成行走单元(d),行走单元(d)设置在水渠(8)上,每个对接子模块(c)包括履带车模块(a)与水舱(b),履带车模块(a)的顶部安装有施工框架(e),履带车模块(a)的一端与水舱(b)的一端连接,履带车模块(a)的另一端与牵引绳(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模块(3)包括底板(31)、顶板(32)与侧围框架(33),所述底板(31)的顶部侧围与侧围框架(33)的底部连接,侧围框架(33)的顶部与顶板(32)的底部连接,底板(3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34),每个提升油缸(5)分别设置在对应凹槽(34)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顶部与顶板(3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支杆(37),支杆(37)上端的左右两侧与底板(3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辅助杆(35)与二辅助杆(36),所述一辅助杆(35)位于支杆(37)的左侧,二辅助杆(36)位于支杆(37)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2)自左向右呈向下倾斜设置,侧围框架(33)的左侧高度大于侧围框架(33)的右侧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长度与连接板(6)的长度相同,连接板(6)与履带行走装置(2)之间通过支撑机构(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的侧围设置有多个高强度的钢履带,所有的钢履带的侧围上均铺设有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浮箱(4)中设置有水位测量装置以及充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车模块(a)与水舱(b)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水舱(b)的侧围上安装有密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舱(b)垂直于水渠(8)设置,履带车模块(a)沿水渠(8)的坡度设置,行走单元(d)沿水渠(8)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行走单元(d)之间的行走方向不同。


技术总结
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所述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行走围堰装置包括多个对接子模块,多个对接子模块纵向设置形成行走单元,每个对接子模块包括履带车模块与水舱,履带车模块的顶部安装有施工框架,履带车模块的一端与水舱的一端连接,履带车模块的另一端与牵引绳连接;每个所述履带车模块包括水液压驱动马达、履带行走装置、围堰框架、调节浮箱与多个提升油缸,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与水渠接触,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内安装有水液压驱动马达,水液压驱动马达与履带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履带行走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多个提升油缸的底部连接,提升油缸的顶部与围堰框架的底部连接。本设计围堰模块安装之后运动姿态可以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甘正林,王建国,周英辉,杨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