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95439发布日期:2023-08-03 22: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排水检查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便于管道检修和维护,在市政雨水和污水等排水管道系统中,每间隔一定距离就需要设置一个检查井。目前,常用市政排水检查井主要有砖砌、现浇和预制等结构形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砖砌井逐步被淘汰,目前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查井为主。

2、在既有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中,无论是现浇还是预制检查井结构,均需先进行基坑开挖,然后实施检查井结构,接着对基坑进行回填施工,最后还需对破除路面进行恢复,如检查井基坑回填不密实,路面后期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市政排水检查井自身尺寸一般较小,但为了保证施工空间,基坑范围需要超挖一定空间,且通常需要进行支护。一方面,支护与排水检查井结构相互独立,支护与井结构施工工序无法并行,工期较长;另一方面开挖范围大于检查井尺寸,检查井开挖和回填土方量均较大,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需大面积破除既有路面结构,且如果施工中回填不密实极易造成恢复路面不均匀沉降凹陷,影响道路观感和行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能够实现支护与结构同步施工,可大幅缩短检查井施工工期,同时,可减小检查井施工开挖范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复合式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壁,呈环形柱状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以及多组钢管片组件,所述钢管片组件包括多个钢管片,每组内的多个所述钢管片首尾相接并围合成一圈,多组所述钢管片组件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所述混凝土结构位于多组所述钢管片组件的内侧,所述钢管片组件的外侧与土体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盖板,设置于所述井壁的上端面,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检修人孔;井筒,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上端面,所述井筒的内径与所述检修人孔的内径一致;井圈,设置于所述井筒的上端面,所述井圈之上扣合有井盖。

4、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施工时,可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各层钢管片组件,并在上层钢管片组件与土体之间填充水泥砂浆后再安装下层的钢管片,在多层钢管片组件安装完成后再整体浇筑混凝土结构以形成井壁。本发明中,安装下层钢管片组件时,上层钢管片组件可对上层土体起到支护作用,因此本发明中的钢管片组件即是支护结构也是检查井的一部分,本发明能够实现支护与结构同步施工,可大幅缩短检查井施工工期。同时,由于本发明开挖土体的内径无需过大,与钢管片组件的外径相适应即可,因此,本发明可减小检查井施工开挖范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井壁内部设有钢筋网,钢筋网上设置有连结钢筋,连结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筋网和所述钢管片焊接连接。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钢管片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制钢管片;步骤s2,垂直开挖土体,开挖土体的直径与所述钢管片的外径相同,开挖土体的深度与所述钢管片的高度相同;步骤s3,向开挖的土体内竖直放置多个所述钢管片,同层内的多个所述钢管片首尾相接围合成一圈并组成钢管片组件,向所述钢管片组件与所述钢管片组件外部的土体之间填充水泥砂浆;步骤s4,待上一层钢管片组件与土体之间的水泥砂浆初凝后,重复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以继续向下逐层开挖土体并设置钢管片组件,直至各层所述钢管片组件累计形成的深度达到预设值;步骤s5,架设模板,所述模板的中心与所述钢管片组件的中心重合,向所述模板与所述钢管片组件之间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所述混凝土仅浇筑至井壁的顶面,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述模板;步骤s6,预制盖板、井筒以及井圈,拆除所述井壁的顶面以上的所述钢管片组件,而后由下至上依次将所述盖板、所述井筒以及所述井圈置于拆除后的所述井壁之上;步骤s7,向所述盖板、所述井筒以及所述井圈的外部分层回填土体并恢复路面结构。

8、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支护与结构同步施工,可大幅缩短检查井施工工期。同时,由于本发明开挖土体的内径无需过大,与钢管片组件的外径相适应即可,因此,本发明可减小检查井施工开挖范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管片上开设有注浆孔,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所述注浆孔向所述钢管片组件与土体之间灌注所述水泥砂浆。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管片组件包括三个所述钢管片,每个所述钢管片由壁板、竖向端板、环向端板、竖向加强肋以及环向加强肋组成,所述壁板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为弧面,所述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环向端板,所述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竖向端板,所述竖向加强肋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竖向加强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于所述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环向加强肋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环向加强肋沿上下方向均匀排列于所述壁板的上下两端之间,多根所述竖向加强肋与多根所述环向加强肋将所述壁板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有所述注浆孔。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中,在拼装完成下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后,将下层所述钢管片组件与上层所述钢管片组件相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捆扎底板钢筋,将所述底板钢筋弯折成l型后与最底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焊接,而后向最底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处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以形成底板。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捆扎钢筋网,将所述钢筋网与各层所述钢管片组件焊接连接。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井壁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钢塑爬梯。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内部设有钢筋网,钢筋网上设置有连结钢筋,连结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筋网和所述钢管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钢管片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排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片上开设有注浆孔,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所述注浆孔向所述钢管片组件与土体之间灌注所述水泥砂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片组件包括三个所述钢管片,每个所述钢管片由壁板、竖向端板、环向端板、竖向加强肋以及环向加强肋组成,所述壁板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为弧面,所述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环向端板,所述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竖向端板,所述竖向加强肋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竖向加强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于所述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环向加强肋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环向加强肋沿上下方向均匀排列于所述壁板的上下两端之间,多根所述竖向加强肋与多根所述环向加强肋将所述壁板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有所述注浆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中,在拼装完成下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后,将下层所述钢管片组件与上层所述钢管片组件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捆扎底板钢筋,将所述底板钢筋弯折成l型后与最底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焊接,而后向最底层的所述钢管片组件处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以形成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捆扎钢筋网,将所述钢筋网与各层所述钢管片组件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钢塑爬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壁,包括混凝土结构以及多组钢管片组件,钢管片组件包括多个钢管片,每组内的多个钢管片首尾相接并围合成一圈,混凝土结构位于多组钢管片组件的内侧,钢管片组件的外侧与土体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盖板,设置于井壁的上端面,盖板上开设有检修人孔;井筒,设置于盖板的上端面,井筒的内径与检修人孔的内径一致;井圈,设置于井筒的上端面,井圈之上扣合有井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施工方法。能够实现支护与结构同步施工,可大幅缩短检查井施工工期。同时,由于本发明开挖土体的内径无需过大,与钢管片组件的外径相适应即可,因此,本发明可减小检查井施工开挖范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沈良帅,何炼,黄涛,卢运良,夏金平,丁建友,袁雅静,张跃刚,毕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