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7503发布日期:2023-06-27 13: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清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工作和生活区域都喜欢设置景观池,景观池中种植有荷花等漂浮植物可以有效缓解工作人群的视觉疲劳,并提高附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景观池在一定时间后池底会聚集大量淤泥,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景观池内产生大量有害细菌,降低景观池内池水的含氧量,并会污染池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手持铁锹将淤泥铲到容器内,然后再将装有淤泥的容器抬到地面上并将淤泥倒入手推车内,这种淤泥清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亟待研究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上部水平装设有淤泥输出机构;所述淤泥输出机构的一端部装设有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上连接有调向机构;所述调向机构上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上连接有淤泥输送机构;所述淤泥输送机构的下部连接有淤泥输入机构。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与第二支架的下部均装设有一对行走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与第二支架的上部之间通过一对并排设置的侧撑梁相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淤泥输出机构包括并排转动装设于两侧撑梁之间的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分别设置于侧撑梁的两端部;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装设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通过淤泥输出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两侧撑梁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淤泥输出带的内侧;所述安装架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一对呈v型分布的活动辊;所述淤泥输出带的上部段与活动辊的圆周侧壁相切合。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位机构包括一对分别水平固定于两侧撑梁相对外侧面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侧撑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伸至第二辊筒的端部处并竖直固定有挡位柱;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支撑柱。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向机构包括一对与第一导轨相平行的第二导轨;两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于两对支撑柱的上端上;两所述第二导轨靠近第二辊筒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块;两所述定位块的相对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摆杆;两所述摆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两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容纳孔;所述第二滑块上竖直穿插有与容纳孔相对应的锁位柱;所述锁位柱的下端可插接于任意一容纳孔内。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两摆杆相对内侧面的电动推杆;两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缩方向与摆杆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两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拉块。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淤泥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于两推拉块之间的淤泥输送筒;所述淤泥输送筒的轴向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缩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淤泥输送筒的上部圆周侧壁径向设置有淤泥排放口;所述淤泥排放口指向淤泥输出带的上部段;所述淤泥输送筒的上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淤泥输送筒的上端面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淤泥输送筒的上端面并同轴固定有与淤泥输送筒同轴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伸至淤泥输送筒的另一端口处。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淤泥输入机构包括固定于淤泥输送筒另一端口处的淤泥输入箱;所述淤泥输入箱的一相对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承载轮;所述淤泥输入箱远离行走机构的一侧壁开设有淤泥输入口;所述淤泥输入口的下边缘固定有与淤泥输入箱的底壁相平行的铲泥板;所述铲泥板的一相对两侧边均竖直固定有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的一边缘分别固定于淤泥输入口的相对两侧边上;两所述限位板呈“八”字型分布于铲泥板的上方。

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通过行走机构将淤泥输出机构推至景观池池边处,然后利用移位机构、调向机构及伸缩机构将淤泥输送机构放置于景观池内,并使得淤泥输入机构处于景观池淤泥内,然后利用淤泥输送机构将淤泥输入机构内的淤泥输送至淤泥输出机构处,从而实现对景观池内淤泥的机械化清理,使用过程中通过行走机构来调整淤泥输入机构在景观池内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景观池的淤泥清理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3、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一支架(101)的下部与第二支架(102)的下部均装设有一对行走轮(103);所述第一支架(101)的上部与第二支架(102)的上部之间通过一对并排设置的侧撑梁(10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输出机构(2)包括并排转动装设于两侧撑梁(104)之间的第一辊筒(201)与第二辊筒(202);所述第一辊筒(201)与第二辊筒(202)分别设置于侧撑梁(104)的两端部;所述第一辊筒(20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模组(203);所述驱动模组(203)装设于第一支架(101)上;所述第一辊筒(201)与第二辊筒(202)之间通过淤泥输出带(20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筒(201)与第二辊筒(202)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架(205);所述安装架(205)固定于两侧撑梁(104)上;所述安装架(205)设置于淤泥输出带(204)的内侧;所述安装架(205)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一对呈v型分布的活动辊(206);所述淤泥输出带(204)的上部段与活动辊(206)的圆周侧壁相切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构(3)包括一对分别水平固定于两侧撑梁(104)相对外侧面的第一导轨(301);所述第一导轨(301)与侧撑梁(10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301)的一端伸至第二辊筒(202)的端部处并竖直固定有挡位柱(304);所述第一导轨(30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一滑块(302);所述第一滑块(302)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支撑柱(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机构(4)包括一对与第一导轨(301)相平行的第二导轨(401);两所述第二导轨(401)分别固定于两对支撑柱(303)的上端上;两所述第二导轨(401)靠近第二辊筒(202)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块(402);两所述定位块(402)的相对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摆杆(403);两所述摆杆(403)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404);两所述传动杆(40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05);两所述第二滑块(405)分别滑动连接于两第二导轨(4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401)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容纳孔(406);所述第二滑块(405)上竖直穿插有与容纳孔(406)相对应的锁位柱(407);所述锁位柱(407)的下端可插接于任意一容纳孔(406)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两摆杆(403)相对内侧面的电动推杆(501);两所述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伸缩方向与摆杆(40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两所述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拉块(5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输送机构(6)包括固定于两推拉块(502)之间的淤泥输送筒(601);所述淤泥输送筒(601)的轴向与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伸缩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淤泥输送筒(601)的上部圆周侧壁径向设置有淤泥排放口(602);所述淤泥排放口(602)指向淤泥输出带(204)的上部段;所述淤泥输送筒(601)的上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淤泥输送筒(601)的上端面固定有伺服电机(603);所述伺服电机(603)的输出端贯穿淤泥输送筒(601)的上端面并同轴固定有与淤泥输送筒(601)同轴设置的螺旋杆(604);所述螺旋杆(604)的一端伸至淤泥输送筒(601)的另一端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输入机构(7)包括固定于淤泥输送筒(601)另一端口处的淤泥输入箱(701);所述淤泥输入箱(701)的一相对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承载轮(702);所述淤泥输入箱(701)远离行走机构(1)的一侧壁开设有淤泥输入口(703);所述淤泥输入口(703)的下边缘固定有与淤泥输入箱(701)的底壁相平行的铲泥板(704);所述铲泥板(704)的一相对两侧边均竖直固定有限位板(705);两所述限位板(705)的一边缘分别固定于淤泥输入口(703)的相对两侧边上;两所述限位板(705)呈“八”字型分布于铲泥板(704)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池淤泥清理装置,涉及清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上部水平装设有淤泥输出机构;淤泥输出机构的一端部装设有移位机构;移位机构上连接有调向机构;调向机构上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连接有淤泥输送机构;淤泥输送机构的下部连接有淤泥输入机构。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淤泥清理效率,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丁洋洋,李旭红,韦慧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瀚一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