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2883发布日期:2023-08-09 01:5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地下工程发展及城市更新的需求,基坑围护成为每个地下工程必不可少的子项工程,基坑围护结构产生的费用占用项目总费用的比例比较大。目前基坑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支护结构有悬臂桩、单锚点或多锚点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等,其多为临时工程,支护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护结构往往一次投入无法回收。钢板桩为钢结构,整体性好,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可反复插拔重复使用。

2、钢板桩桩身为平板状,桩身两端均为平口,成桩主要阻力为地基土对桩端的端阻力、桩身与地基土之间的摩阻力及桩身连接处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在钢板桩成桩过程中桩尖若遇大卵石或其他坚硬地基土,桩尖平口直接冲击卵石,会造成拉伸钢板桩端阻力剧烈上升,且桩尖无尖锐形状,无法对大卵石或其他坚硬地基土进行穿透。为了提高拉伸钢板桩的成桩保证率,往往采取钻区地层土样,然后安装拉伸钢板桩的引孔方式实施,势必会增加施工工序、延长施工工期、增加工程造价。此外,拉伸钢板桩成桩工艺为挤密型,桩尖没有进行扩大,拉伸钢板桩成桩过程中桩身两侧土体不断挤压桩身,致使拉伸钢板桩侧阻力增大,增加拉伸钢板桩的成桩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包括钢板桩、位于钢板桩两侧底端的定位卷片以及设置在钢板桩上的桩头;

3、桩头包括呈连续性设置的桩体以及设置在桩体底端且与桩体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尖,桩尖的尖端朝下设置,桩体连接在所述钢板桩上。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利用桩头的尖端形成钻进成桩,减小了钢板桩的端阻力,可以冲击卵石、扰动土层中卵石的分布,提高拉伸钢板桩的穿透能力,提高拉伸钢板桩成桩的可能性;并且该钢板桩的桩头的间距可以根据场地土层粒径选取不同的型号,以适应土层不同粒径的场地,适用性强。

5、进一步地,桩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钢板桩上。

6、进一步地,桩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钢板桩配合连接在安装槽内。

7、进一步地,桩体的的安装槽两侧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过所述贯穿孔和钢板桩并通过螺母锁紧。

8、进一步地,钢板桩的下端焊接在桩体的安装槽内。

9、进一步地,桩体为w型结构。

10、进一步地,桩体为倒v型结构。

11、进一步地,定位卷片内设置有定位杆。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该结构改变了拉伸钢板桩桩尖形状,利用倒v型或w型尖端形成钻进成桩,减小了拉伸钢板桩的端阻力;并且该结构倒v型或w型尖端可以冲击卵石,扰动土层中卵石的分布,提高拉伸钢板桩的穿透能力,提高拉伸钢板桩成桩的可能性。

13、此外,该装置比拉伸钢板桩略宽,装置进入土层后对于拉伸钢板桩来说可形成一定的扩孔效应,减少拉伸钢板桩桩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减小成桩的摩阻力。并且,倒v型或w型结构的尖端的间距可以根据场地土层粒径选取不同的型号,以适应土层不同粒径的场地,提高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1)、位于所述钢板桩(1)两侧底端的定位卷片(2)以及设置在所述钢板桩(1)上的桩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钢板桩(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32),所述钢板桩(1)配合连接在所述安装槽(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的的安装槽(32)两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螺栓(33),所述螺栓(33)穿过所述贯穿孔和所述钢板桩(1)并通过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1)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桩体(30)的安装槽(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为w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为倒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钢板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卷片(2)内设置有定位杆(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伸钢板桩结构,包括钢板桩、位于钢板桩两侧底端的定位卷片以及设置在钢板桩上的桩头;桩头包括呈连续性设置的桩体以及设置在桩体底端且与桩体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桩尖,桩尖的尖端朝下设置,桩体连接在所述钢板桩上。该结构利用桩头的尖端形成钻进成桩,减小了钢板桩的端阻力,可以冲击卵石、扰动土层中卵石的分布,提高拉伸钢板桩的穿透能力,提高拉伸钢板桩成桩的可能性;并且该钢板桩的桩头的间距可以根据场地土层粒径选取不同的型号,以适应土层不同粒径的场地,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克,戴红,王志华,朱方毅,谷建,孟如真,余露,万鹏,宋雷,胡文力,邓文洲,黄科,孙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