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1301发布日期:2023-08-24 12:4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1、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矸石的污染严重破坏矿区生态系统,影响植被恢复,破坏植物生长基质。在煤矸石山上植被绿化是建立稳定、高效的矸石山人工植被生态系统和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在煤矸石上种植生态植被是生态修复方法之一。

2、在煤矸石生态修复过程中,有机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因为它们可以为后续的植被覆盖提供养分和能量,现有的在煤矸石上种植生态植被时需要对生态植是直接种植在煤矸石的表面,由于煤矸石表面质量差、通气性强、多孔性大等因素的影响,在种植植被过程中,水分流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很大的影响。

3、为此提出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公开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进行定位的定位铆钉,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的四组棱角处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架的顶面开设有覆盖腔体,所述覆盖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降低植被水分蒸发的覆盖组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煤矸石生态植被进行浇灌的浇灌机构,所述浇灌机构的输入端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浇灌机构内灌溉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凸块,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的四组棱角处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表面螺纹插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螺纹柱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的顶面和旋钮的对面呈滑动安装设置,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板,且限位圆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螺旋凹槽。

5、进一步地,所述覆盖组件包括架体,所述覆盖腔体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用于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面开设有分隔通槽,所述架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对植被进行覆盖的覆盖层,且覆盖层为煤渣,所述覆盖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覆盖层和煤矸石内水封进行锁水的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对植被进行种植的植被种植通孔。

6、进一步地,所述浇灌机构包括主管道,所述固定架内部插接安装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输入端设置有管道接头,所述主管道的表面均匀等距的设置有多组支管道,且支管道的顶面和固定架的底面呈固定设置,所述支管道的表面设置有浇灌喷头。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式限位环,所述管道接头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式限位环,所述固定式限位环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活动限位环,所述过滤壳体的表面开设有过滤通孔,所述过滤壳体的端面开设有过滤通槽。

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和螺纹孔相匹配,且限位圆板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顶面均匀的开设有覆盖腔体,且覆盖腔体的表面和架体的表面呈贴合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覆盖膜表面开设的植被种植通孔和架体表面开设的分隔通槽呈对应设置,且覆盖膜采用防水透明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限位环的表面和固定式限位环的表面呈贴合设置,且固定式限位环和活动限位环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固定式限位环的内壁和过滤壳体的表面呈紧密贴合设置,且活动限位环的表面和管道接头的内壁呈紧密贴合设置。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通过架体使得对覆盖层进行支撑,通过分隔通槽和植被种植通孔使得种植的植被能穿过该装置,通过覆盖层进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通过覆盖膜对覆盖层进行覆盖进而使得防止水分挥发,提高保水性能,使得降低煤矸石表面的温度,并减缓氧气与水分的反应,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进而提高煤矸石内水分的流失,提高植被的存活效率;

14、2、本发明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柱、限位圆板和固定杆转动,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啮合进而对螺纹柱、限位圆板和固定杆竖直向下移动,使得对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固定杆插接至煤矸石内,使得对固定架进行固定;

15、3、本发明通过弹簧被压缩后的弹力作用下进而防止松动,通过反向转动旋钮使得便于对固定架进行拆卸;

16、4、本发明通过管道接头和输水管道连接,水经过主管道至支管道和浇灌喷头内,通过浇灌喷头将水喷出,使得水被分散,通过水洒入至煤矸石内使得对植被进行浇灌;

17、5、本发明通过过滤壳体表面的过滤通孔和过滤通槽进而使得可以对进入至主管道内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水堵塞主管道、支管道和浇灌喷头,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1)进行定位的定位铆钉(2),所述固定架(1)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四组棱角处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架(1)的顶面开设有覆盖腔体(4),所述覆盖腔体(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降低植被水分蒸发的覆盖组件(5),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煤矸石生态植被进行浇灌的浇灌机构(6),所述浇灌机构(6)的输入端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浇灌机构(6)内灌溉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安装凸块(301),所述固定架(1)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四组棱角处设置有安装凸块(301),所述安装凸块(301)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302),所述螺纹孔(302)的表面螺纹插接有螺纹柱(303),所述螺纹柱(3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304),所述螺纹柱(303)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05),所述弹簧(305)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302)的顶面和旋钮(304)的对面呈滑动安装设置,所述螺纹柱(3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板(306),且限位圆板(30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07),所述固定杆(307)的表面开设有螺旋凹槽(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组件(5)包括架体(501),所述覆盖腔体(4)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用于架体(501),所述架体(501)的顶面开设有分隔通槽(502),所述架体(501)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对植被进行覆盖的覆盖层(503),且覆盖层(503)为煤渣,所述覆盖腔体(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覆盖层(503)和煤矸石内水封进行锁水的覆盖膜(504),所述覆盖膜(504)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对植被进行种植的植被种植通孔(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机构(6)包括主管道(601),所述固定架(1)内部插接安装有主管道(601),所述主管道(601)的输入端设置有管道接头(602),所述主管道(601)的表面均匀等距的设置有多组支管道(603),且支管道(603)的顶面和固定架(1)的底面呈固定设置,所述支管道(603)的表面设置有浇灌喷头(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7)包括固定式限位环(701),所述管道接头(6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式限位环(701),所述固定式限位环(701)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过滤壳体(702),所述过滤壳体(702)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活动限位环(703),所述过滤壳体(702)的表面开设有过滤通孔(704),所述过滤壳体(702)的端面开设有过滤通槽(7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03)和螺纹孔(302)相匹配,且限位圆板(306)的直径大于螺纹孔(30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面均匀的开设有覆盖腔体(4),且覆盖腔体(4)的表面和架体(501)的表面呈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504)表面开设的植被种植通孔(505)和架体(501)表面开设的分隔通槽(502)呈对应设置,且覆盖膜(504)采用防水透明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环(703)的表面和固定式限位环(701)的表面呈贴合设置,且固定式限位环(701)和活动限位环(703)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固定式限位环(701)的内壁和过滤壳体(702)的表面呈紧密贴合设置,且活动限位环(703)的表面和管道接头(602)的内壁呈紧密贴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提高保水性能的煤矸石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进行定位的定位铆钉,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的四组棱角处设置有用于对固定架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本发明通过架体使得对覆盖层进行支撑,通过分隔通槽和植被种植通孔使得种植的植被能穿过该装置,通过覆盖层进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通过覆盖膜对覆盖层进行覆盖进而使得防止水分挥发,提高保水性能,使得降低煤矸石表面的温度,并减缓氧气与水分的反应,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进而提高煤矸石内水分的流失,提高植被的存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孟轲荆,蔡冠军,梁兵,李伦,沈振,阎飞,靳宝,陈玉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