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85550发布日期:2023-09-09 12: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施工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地下工程也随之向“大面积、大深度、大宽度”的方向发展。施工中的基坑有时候会呈现深浅两级基坑,这种形式的基坑大面积采用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局部深坑增加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与常规基坑相比,深浅基坑交界位置处深坑水平支撑体系在平面方向上无法闭合难以形成有效约束,成为影响深坑稳定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提前施作浅坑交界区底板和浅坑换撑板带,并将深坑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锚入换撑板带形成有效约束,既提高了深坑的稳定性,又加快了基坑施工的整体进度。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4、s1、基坑完成浅基坑围护结构、深基坑围护结构和冠梁施工后,大面积开挖到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底标高以下0.5m,开始在冠梁内侧施工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

5、s2、待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达到相应强度后,继续开挖至浅坑坑底和局部深坑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底标高以下0.5m,随后对深浅坑交界区的土体进行加固,形成重力式挡墙;

6、s3、待土体加固达到相应强度后,开始施工浅坑交界区底板、浅坑换撑板带和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将浅坑换撑板带和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锚接在一起,当浅坑交界区底板、浅坑换撑板带和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均达到相应强度后,继续开挖至深坑坑底,随后开始深坑底板施工和浅坑其它区域底板的施工;

7、s4、待深坑底板和浅坑其它区域底板达到相应强度后,开始施工深坑换撑板带、结构外墙、结构楼板,待深坑换撑板带、结构外墙达到相应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并采用碎石类土回填结构外墙与浅基坑围护结构、深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间隙;

8、s5、待结构楼板达到相应强度后,进行楼板换撑板带的施工,待楼板换撑板带达到相应强度后,采用碎石类土回填结构外墙和浅基坑围护结构、深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间隙,然后拆除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最后完成地下整体结构的施工。

9、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为设置在冠梁内侧的第一道内支撑。

10、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包括设置在深基坑围护结构内侧的腰梁及第二道内支撑。

11、腰梁内设有若干纵筋,在步骤s3中,施工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时,腰梁的纵筋锚入浅坑换撑板带内部。

12、纵筋锚入浅坑换撑板带内部的长度≥500mm。

13、腰梁内部在纵筋外围设有若干箍筋。

14、第二道内支撑为斜撑结构。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深浅两级基坑的基坑支护,利用深坑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浅坑交界区底板、浅坑换撑板带解决了由于深坑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无法闭合易发生失稳的难题,同时加快了基坑施工的整体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为设置在冠梁(3)内侧的第一道内支撑(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包括设置在深基坑围护结构(2)内侧的腰梁(16)及第二道内支撑(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腰梁(16)内设有若干纵筋(18),在步骤s3中,施工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时,腰梁(16)的纵筋(18)锚入浅坑换撑板带(7)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筋(18)锚入浅坑换撑板带(7)内部的长度≥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腰梁(16)内部在纵筋(18)外围设有若干箍筋(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道内支撑(17)为斜撑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深浅两级基坑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完成浅基坑围护结构、深基坑围护结构和冠梁施工,施工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开挖至浅坑坑底,对深浅坑交界区的土体进行加固;施工浅坑交界区底板、浅坑换撑板带和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将浅坑换撑板带和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锚接在一起,继续开挖至深坑坑底,开始深坑底板、浅坑其它区域底板的施工;施工深坑换撑板带、结构外墙、结构楼板,拆除第二道水平支撑体系,并采用碎石类土回填;进行楼板换撑板带的施工,采用碎石类土回填,拆除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完成地下整体结构的施工。本发明解决了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失稳的难题,加快了基坑施工的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石怡安,刘晓敏,薛铖,葛隆博,张强,宋子文,宋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