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2444发布日期:2023-09-16 01:1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垃圾填埋场修复,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国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众多城市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了周围的空气、地下水和土壤。同时,周边城镇的发展使这些原远离城镇的建议垃圾填埋场接近到城镇周围,简易垃圾填埋场变为一个重度污染源,直接对周边居民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针对上述情况主要的解决方式是进行生态修复,但使用年代已久的填埋场,虽内部垃圾堆体已基本稳定,有机物以基本降解,但接近垃圾堆体表面仍然会有少量臭气、生物代谢产生的甲烷产生。由此,需强化对垃圾填埋场封场生物修复手段,以减小甚至基本消除接近垃圾堆体表面垃圾臭气、生物代谢产生的甲烷污染,强化对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功能。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包括:

4、步骤s1,进行堆体表面的覆盖膜拆除;

5、步骤s2,根据堆体整形平面定位图和高程布置图,确定整形边界,

6、步骤s3,自上往下修整平台和边坡,边坡修整时首先应按一定高度分层平整坡面,坡面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控制;

7、步骤s4,采用就近原则对进行堆体整形,结合现场地形采用挖掘机进行挖高填低;

8、步骤s5,整形完毕后摊铺覆盖层进行封场,在覆盖层上种植植被。

9、优选地,封场的覆盖层自下向上依次为导气层、防渗层、导水层和支撑层。

10、优选地,导气层为7.0mm厚复合土工排水网格;防渗层为1.5mm厚的双毛面lldpe膜;导水层为7.0mm厚复合土工排水网格;支撑层为350mm厚素土。

11、优选地,在填埋场内开设填埋气集气竖井。

12、优选地,拆除场内的临时覆盖膜,拆除后的临时覆盖膜需安排堆场进行临时堆存。

13、优选地,垃圾整形前首先采用甲烷探测仪对垃圾堆体表面甲烷沼气含量进行测试,当甲烷浓度含量超过一定阈值范围时,应对垃圾堆体表层的甲烷气体进行疏排。

14、优选地,集气竖井包括导气盲井、垂直气井和水平气井,其中多个垂直气井呈阵列分布在堆体上;

15、每列垂直气井的上端对应连接一个水平气井,所述水平气井对应连接在导气盲井中。

16、优选地,所述水平气井对应连接在导气管道中,导气管道对应连通所述导气盲井,上方通过引流管连接至净化装置。

17、优选地,所述垂直气井和水平气井均为柔性蜂窝管,柔性蜂窝管内呈规则和\或不规则分布有相互连通的导气孔。

18、优选地,所述水平气井位于覆盖层底部,所述水平气井和垂直气井外部均包裹有土工布。

19、有益效果:优化整形方案,在整修过程中结合现有地形进行整形,避免出现大面积开挖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在整形完毕后设置覆盖层,在覆盖层上种植植被,以进行生态修复。

20、设置集气竖井进行气体集中处理臭气和生物代谢产生的甲烷,以此减少垃圾场的气体污染,并资源化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场的覆盖层自下向上依次为导气层、防渗层、导水层和支撑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气层为7.0mm厚复合土工排水网格;防渗层为1.5mm厚的双毛面lldpe膜;导水层为7.0mm厚复合土工排水网格;支撑层为350mm厚素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场内开设填埋气集气竖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场内的临时覆盖膜,拆除后的临时覆盖膜需安排堆场进行临时堆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整形前首先采用甲烷探测仪对垃圾堆体表面甲烷沼气含量进行测试,当甲烷浓度含量超过一定阈值范围时,应对垃圾堆体表层的甲烷气体进行疏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气竖井包括导气盲井、垂直气井和水平气井,其中多个垂直气井呈阵列分布在堆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井对应连接在导气管道中,导气管道对应连通所述导气盲井,上方通过引流管连接至净化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气井和水平气井均为柔性蜂窝管,柔性蜂窝管内呈规则和\或不规则分布有相互连通的导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井位于覆盖层底部,所述水平气井和垂直气井外部均包裹有土工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封场堆体整形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堆体表面的覆盖膜拆除;步骤S2,根据堆体整形平面定位图和高程布置图,确定整形边界,步骤S3,自上往下修整平台和边坡,边坡修整时首先应按一定高度分层平整坡面,坡面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控制;步骤S4,采用就近原则对进行堆体整形,结合现场地形采用挖掘机进行挖高填低;步骤S5,整形完毕后摊铺覆盖层进行封场,在覆盖层上种植植被。优化整形方案,在整修过程中结合现有地形进行整形,避免出现大面积开挖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在整形完毕后设置覆盖层,在覆盖层上种植植被,以进行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龙,陈守强,谢鑫,程功,李川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