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0832发布日期:2023-09-14 06: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沉井,具体涉及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


背景技术:

1、软土地区沉井下沉稳定系数过小,沉井下沉过程安全风险大或沉井四周土层差异大, 沉井姿态不易控制时,沉井需要借助提吊系统辅助下沉。

2、沉井在安装过程,水土压力会在刃脚产生内外向弯矩、轴向压力,提吊系统最大承受整个沉井的重量,受力复杂,局部应力集中,须对刃脚加强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该钢刃角结构通过在常规的整段式钢刃角之间间隔设置若干分段式提吊钢刃角,并在其刃角提吊板上开设供钢绞线贯穿通过的钢绞线孔,同时设置钢绞线导板,以实现钢绞线对于整个沉井的稳定提吊,辅助沉井下沉。

2、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布置于沉井最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刃角结构包括整段式钢刃角以及分段式提吊钢刃角,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相互交替设置组合形成一圈所述钢刃角结构;其中,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包括上段钢刃角、下段钢刃角以及连接两者的刃角提吊板,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与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刃角提吊板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上以及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上,所述刃角提吊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钢绞线孔。

4、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上焊接有钢绞线导板,所述钢绞线导板呈外凸的弧形构造。

5、所述刃角提吊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之间焊接且加设有加劲板,所述刃角提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之间焊接且加设有加劲板。

6、所述上段钢刃角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灌注透气孔,且所述钢刃角的腔体内灌注有自密实混凝土。

7、所述下段钢刃角的腔体内灌注有自密实混凝土。

8、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之间焊接连接,且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的高度相同。

9、所述整段式钢刃角呈直角梯形状。

10、本发明的优点是:

11、(1)采用钢刃脚,可承受较大拉应力;

12、(2)提高钢刃脚钢板厚度和材质等级,提高焊接质量和焊缝等级;

13、(3)钢刃脚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增强刃脚整体刚度;

14、(4)提吊点设置加劲板,钢绞线导板,确保结构传力顺畅;

15、(5)沿着沉井四周均匀设置提吊点,控制沉井下沉速度和姿态。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布置于沉井最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刃角结构包括整段式钢刃角以及分段式提吊钢刃角,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相互交替设置组合形成一圈所述钢刃角结构;其中,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包括上段钢刃角、下段钢刃角以及连接两者的刃角提吊板,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与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刃角提吊板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上以及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上,所述刃角提吊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钢绞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上焊接有钢绞线导板,所述钢绞线导板呈外凸的弧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角提吊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之间焊接且加设有加劲板,所述刃角提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之间焊接且加设有加劲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钢刃角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灌注透气孔,且所述钢刃角的腔体内灌注有自密实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钢刃角的腔体内灌注有自密实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之间焊接连接,且所述整段式钢刃角与所述分段式提吊钢刃角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段式钢刃角呈直角梯形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吊下沉沉井的钢刃角结构,布置于沉井最下端,包括整段式钢刃角以及分段式提吊钢刃角,整段式钢刃角与分段式提吊钢刃角相互交替设置组合形成一圈钢刃角结构;其中,分段式提吊钢刃角包括上段钢刃角、下段钢刃角以及连接两者的刃角提吊板,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与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刃角提吊板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于上段钢刃角的斜向下侧面上以及所述下段钢刃角的斜向上侧面上,刃角提吊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钢绞线孔。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钢刃脚,钢刃脚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增强刃脚整体刚度;提吊点设置加劲板,钢绞线导板,确保结构传力顺畅;沿着沉井四周均匀设置提吊点,控制沉井下沉速度和姿态。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富,邢如祥,曹振杰,牛俊涛,罗志敏,王文灿,付桂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