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4668发布日期:2023-11-08 16: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下车库施工,具体为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及工艺。


背景技术:

1、在传统建筑地库结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后浇带进行分割施工。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经一定时间后再行浇注封闭,形成整体结构。后浇带一般留置的时间会比较长,是结构和防水的薄弱带,涉及结构安全、地下室渗漏,也是地下室施工中的一个重难点,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工程的施工带来影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费用和施工难度,浇筑混凝土前的清理、剔凿、冲刷工作麻烦,尤其在基础底板部位,位移的钢筋需要复位。

2、而跳仓法是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取消部分或全部后浇带,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隔一个区块浇筑一个区块,相邻两区块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浇筑后7天期间内性能尚未稳定前,将内部应力释放出来的原理和特性,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温差及干燥产生的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及工艺,以解决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绿色施工效果突出的问题。

2、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包括对施工缝防水处理且相邻的两个基础底板;

3、包括对施工缝防水处理且相邻的基础底板和外墙;

4、还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底板;

5、其中相邻的两个基础底板之间的施工缝位置采用φ6双向方格以及800mm×800mm规格的骨架,并采用20目/cm2的钢丝网封堵混凝土,一侧的基础底板浇筑完混凝土后,另一侧的基础底板等待7天后浇筑混凝土,并设置两端端部向上弯折的止水钢板置入到两个基础底板之间的施工缝,且止水钢板穿过骨架以及钢纱网保持其连续贯通;

6、外墙和基础底板的施工缝设置在高于基础底板上方500mm的位置处,并且止水钢板设置在施工缝之间;

7、所述基础底板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坡度为1:6-1:7,相邻两层斜面间的垂直距离为500mm,并分层振捣、一次到顶。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调配混凝土的配合比;

10、步骤二、将基础底板按照施工顺序划分仓位;

11、步骤三、采用止水钢板横穿过骨架和钢丝网后进行加固处理,在外墙和基础底板处的止水钢板进行加固;

12、步骤四、使用模板对施工缝部位支护;

13、步骤五、基础底板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并且其中一段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后,另一段的基础底板等待天后继续浇筑,对浇筑后的混凝土保温养护;

14、步骤六、施工结束对模板拆除。

15、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一中,水泥选用中热或低热的品种,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20-300kg/m3,选用保税好、泌水小、干缩小的水泥,并且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宜大于8%。

16、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一中,骨料选用天然或机制中粗砂,级配良好,其细度模数在2.3-3.0的中粗砂,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大于1%;选用质地坚硬,连续级配,不含杂质的非碱活性碎石;基础底板的浇筑石子粒径宜选用5-30mm,石子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8%。

17、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采用二级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缓早强速率,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40%;其中水胶比控制在0.40-0.45;用水量155-170kg/m3,采用高效减水剂,不掺加早强型减水剂和膨胀类外加剂;坍落度为160mm;砂率控制在31%-42%;骨料用量不低于1050kg/m3。

18、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将基础底板的面积大小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各分为不大于40m的仓格,并根据顺序依次施工。

19、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三和步骤二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放线和钢筋绑扎的工序;定位放线用于保证仓格距离的准确性,钢筋绑扎用于后续的浇筑施工。

2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三中,使用φ6双向方格以及800mm×800mm规格的骨架配合20目/cm2的钢丝网封堵混凝土。

2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五中,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并分层振捣,且坡度为1:6-1:7。

2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步骤五中,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立即进行喷雾养护,保温保湿养护持续时间不少于14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保温覆盖层分层逐步拆除。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中,止水钢板穿过骨架以及钢纱网保持其连续贯通,防水效果好,将地下室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隔一个区块浇筑一个区块,相邻两区块间隔时间不少于天,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浇筑后天期间内性能尚未稳定前,将内部应力释放出来的原理和特性,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温差及干燥产生的裂缝,有效的控制大面积混凝土楼板结构有害裂缝的产生,缩短了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节约施工周期,减少了后浇带混凝土剔凿、垃圾清理、后浇带支撑等大量工作,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抗裂外加剂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取消后浇带,减少了楼面渗漏的发生几率,提高了工程实体质量,避免采用后浇带施工所带来渗漏的隐患;

25、2、水泥选用中热或低热的品种,骨料选用天然或机制中粗砂,基础底板的浇筑石子粒径宜选用5-30mm,采用二级粉煤灰,水胶比控制在0.40-0.45,采用这种混合比符合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通过添加粉煤灰和矿粉,代替部分水泥,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不但可以降低水化热,而且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施工缝防水处理且相邻的两个基础底板(4);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水泥选用中热或低热的品种,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20-300kg/m3,选用保税好、泌水小、干缩小的水泥,并且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宜大于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骨料选用天然或机制中粗砂,级配良好,其细度模数在2.3-3.0的中粗砂,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大于1%;选用质地坚硬,连续级配,不含杂质的非碱活性碎石;基础底板(4)的浇筑石子粒径宜选用5-30mm,石子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二级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缓早强速率,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40%;其中水胶比控制在0.40-0.45;用水量155-170kg/m3,采用高效减水剂,不掺加早强型减水剂和膨胀类外加剂;坍落度160mm;砂率控制在31%-42%;骨料用量不低于1050kg/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基础底板(4)的面积大小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各分为不大于40m的仓格,并根据顺序依次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和步骤二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放线和钢筋绑扎的工序;定位放线用于保证仓格距离的准确性,钢筋绑扎用于后续的浇筑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使用φ6双向方格以及800mm×800mm规格的骨架配合20目/cm2的钢丝网(1)封堵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并分层振捣,且坡度为1:6-1:7。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立即进行喷雾养护,保温保湿养护持续时间不少于14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车地库跳仓法施工结构及工艺,具体涉及地下车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对施工缝防水处理且相邻的两个基础底板;包括对施工缝防水处理且相邻的基础底板和外墙;还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底板。本发明止水钢板穿过骨架以及钢纱网保持其连续贯通,防水效果好,将地下室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隔一个区块浇筑一个区块,相邻两区块间隔时间不少于天,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浇筑后天期间内性能尚未稳定前,将内部应力释放出来的原理和特性,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温差及干燥产生的裂缝,有效的控制大面积混凝土楼板结构有害裂缝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詹涛涛,曹瑞雪,刘永丽,施通来,丁胡应,费凡,徐宁,高媛,吴恒,丁丽琴,潘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