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8889发布日期:2023-09-16 11: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测量,尤其是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检测基础施工完成后的桩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使用的前提。而现有桩基检测和标准是针对新建建筑的单个桩基,对于既有建筑物的改建和扩建的工程中,无法在不拆除和不损坏上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拆除和不损坏上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可在不破坏既有结构的情况下,安全快速的检测桩基承载力。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开挖承台周围覆土;

4、s2.在承台上布置承台沉降观测点;在承台周边柱子中选择变形监测目标,在变形监测目标上布设变形监测点;在上部结构上布置裂缝观测点;上部结构包括承台露出地面以上的部分以及承台承载的建筑结构;

5、s3.进行承台堆载试验,记录外荷载数据n1,外荷载数据n1为承台堆载试验中承台可加载的最大荷载。

6、优选的,s2中在变形监测点处设置全站仪,通过全站仪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变形监测点的形变量;且测量过程中,采用同一栋建筑物内,距离加载区域最远的柱子作为基准点。

7、优选的,外荷载数据n1为以下两项中的较小值:

8、c、承台堆载试验所能施加的最大的外部荷载,即承台沉降量达到设定沉降值或者变形监测点的形变量达到设定变形值时承台堆载试验所施加的外部荷载;

9、d、裂缝观测点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设定的限值时,承台堆载试验所施加的外部荷载。

10、优选的,在上部结构中与承台相邻的梁端设置裂缝观测点。

11、优选的,在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2、s4.建立承台的上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13、s5.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承台沉降造成的上部结构反力n2;

14、s6.计算上部结构自重荷载n3,即上部结构的自重;

15、s7.计算承台的桩基承载力(n1-n2+n3)/(kn),k为安全系数,n为单个承台下桩的数量。

16、优选的,k取值2.0。

1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通过静力试验测出承台沉降与外荷载n1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承台不同沉降量时上部结构的反力n2。最后根据静力试验结果、上部结构反力n2和自重n3,计算得到桩基承载力,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对上部结构的破坏,同时考虑了上部结构受承台沉降而产生的反力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结果的影响。

19、(2)由于在改建和扩建既有建筑中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时,忽略上部结构反力会导致桩基承载力检测结果偏高,直接使用检测结果进行桩基设计计算时,结果偏于不安全,本发明提出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模型来得出上部结构反力,既避免了对上部结构的破坏,也考虑了上部结构反力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变形监测点处设置全站仪,通过全站仪中点法三角高程测量变形监测点的形变量;且测量过程中,采用同一栋建筑物内,距离加载区域最远的柱子作为基准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荷载数据n1为以下两项中的较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结构中与承台相邻的梁端设置裂缝观测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k取值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既有建筑物桩基承载力原位静力检测方法,通过静力试验测出承台沉降与外荷载N1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承台不同沉降量时上部结构的反力N2。最后根据静力试验结果、上部结构反力N2和自重N3,计算得到桩基承载力,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对上部结构的破坏,同时考虑了上部结构受承台沉降而产生的反力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结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洁,徐超,王文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安固之房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