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技术地基加固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基加固是一种在建筑物的基础现有状态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过程,地基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土壤或岩石中,然而,有时候地基可能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地质条件、土壤沉降、土壤液化、洪水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地基失去稳定性,从而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来增强地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建筑物发生沉降、倾斜或损坏。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通常使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地基加固,锚杆静压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技术,用于提高土层或岩石中的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它是通过在地下钻孔后,将一根或多根钢筋或预应力钢筋(称为锚杆)嵌入孔中的注浆材料中来实现的;在锚杆静压桩施工中,顶压式反力架压桩机通常被用来压桩作业,它通过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反力架,并借助液压系统提供反向的挤压力来推动桩体沉入地层;在使用顶压式反力架压桩机进行压桩时,调节反力架的位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随着施工进度,桩体会逐渐的插入地底,进而需要不断的调节反力架的位置,并且由于在调节反力架位置时,无法对桩体进行固定,而当桩体位于地面上的长度较大时,会导致其重心较高,会在调节反力架过程中,对桩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桩体歪斜,降低工程质量,同时,在对顶压式反力架压桩机的反力架进行调节时,需要人工随着施工进度来不断的调节反力架,由于顶压式反力架压桩机的高度通常较高,需要工作人员站在梯子上进行手动调节,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会极大程度上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治疗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以及施工方法,包括:定位机构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于定位机构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沿上下方向等距的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套孔;所述第一导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导杆的外端分别设置于若干安装槽的内腔外侧前后两端;所述弹簧套接于第一导杆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外端卡接于安装槽的内腔外侧;所述卡块的外侧相适配插接于安装槽的内腔,所述第一导杆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卡块的内腔,所述弹簧的内端卡接于卡块的外侧。
3、进一步地,为了对顶板和压板进行限位,所述支撑架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可滑动的相适配套接于支撑架的外壁;所述第二导杆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二导杆两两一对分别设置于两个限位框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导杆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套孔的内腔;所述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栓的内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支撑架的外侧中部,所述螺栓的外端延伸出限位框的外壁,所述螺栓螺接于限位框。
4、进一步地,为了将桩体压入地底,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搭接于左右两侧的卡块的顶端,所述顶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和卡块的顶端相匹配;所述第三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导杆的外壁分别可滑动的插接于顶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滑动的套接于两个第三导杆的外壁,所述压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搭接于左右两侧的卡块的顶端,所述压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和卡块的顶端相匹配;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均设置于压板的顶端,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均设置于顶板的底端。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内侧到第二导杆外壁内侧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框内侧到支撑架内侧之间的距离。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杆内端到卡块内腔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卡块延伸出安装槽内腔的长度。
7、进一步地,为了对桩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沿周向等距的开设有三个限位滑槽,所述底座的顶端沿周向等距的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限位滑槽的内腔内外两侧;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液压缸分别沿周向等距的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的顶端;所述滑块相适配插接于限位滑槽的内腔外侧,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套接于第四导杆的外壁;所述推杆的底端外侧设置于滑块的顶端;所述滑柱设置于推杆的顶端外侧;所述夹板设置于推杆的内端,所述夹板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夹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滚球可滚动的相适配插接于安装孔的内腔;所述转盘的顶端沿周向等距的开设有三个上下贯穿的支撑槽,所述转盘的顶端沿周向等距的开设有三个上下贯穿的驱动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外壁顶部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槽的内腔,所述滑柱的外壁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驱动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转盘的底端。
8、进一步地,所述滚球内嵌于安装孔内腔的长度大于其半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二液压缸驱动转盘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滑块、限位滑槽、滑柱和驱动滑槽之间的配合可以促使推杆推动夹板向内侧移动,从而可以对桩体进行定位,并利用滚球可以降低夹板和桩体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在对桩体进行夹紧定位时,桩体依然可以插入地底。
11、(2)本发明利用第一液压缸可以调节顶板和压板之间的距离,当卡块的底端对顶板的顶端进行遮挡时,利用第一液压缸可以推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推动桩体插入地底,当卡块的底端对压板的顶端进行遮挡时,可以利用第以液压缸拉动顶板向下移动,从而调节顶板和压板的位置。
12、(3)本发明进行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对桩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桩体歪斜,避免降低工程质量,同时,可以随着施工的进度自动调节压板的位置,从而不仅消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使用。
1.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壁设置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侧设置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侧到第二导杆(9)外壁内侧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框(8)内侧到支撑架(1)内侧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4)内端到卡块(6)内腔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卡块(6)延伸出安装槽(2)内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712)内嵌于安装孔(711)内腔的长度大于其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古建筑修缮的地基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