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3778发布日期:2024-01-16 12: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逐渐增加,建筑的地下空间也在逐渐加大,使得建筑的基础施工时,底部体积较大或者面积较大的筏板基础需要利用后浇带等来解决建筑的沉降和混凝土收缩等问题,为防止水渗透到建筑内部,采用在后浇带部位设置钢板止水带。现有施工中,止水钢板需要通过封堵材料与其上部、下部的主受力钢筋焊接固定,封堵材料是由角钢加钢丝网片构成的钢筋骨架,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钢筋焊接工作量过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工、材料;二是焊接质量要求高,对受力钢筋造成一定的损坏;三是钢丝网片无法完全的阻挡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施工时的细小砂浆流向后浇带中间位置,形成后浇带部位垃圾;四是止水组件带需要根据后浇带厚度现场制作,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及施工方法,尤其适合底板后浇带部位的钢板止水带安装。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包括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设置于底板后浇带部位垫层的上方;所述止水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所述止水钢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均沿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支撑杆下端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将下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垫层;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承托件。

3、进一步地,相邻所述上支撑杆互相接触;相邻所述下支撑杆互相接触。

4、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容纳部和连接部,所述下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两个竖直端面之间,位于所述容纳部的水平端面上部;所述连接部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竖直端面外侧,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6、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两侧,其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承托钢筋,所述承托钢筋平行于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

7、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杆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套管下端与所述止水钢板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承托件相连,下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一套管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杆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套管上端与所述止水钢板相连;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预埋件相连,上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均设置有限位突起,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向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部移动。

10、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安装固定件,浇筑垫层混凝土;

12、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固定于止水钢板;安装承托件;

13、安装连接件;

14、将下支撑杆固定于连接件;

15、安装承托钢筋;

16、绑扎受力钢筋;

17、连接所述承托钢筋和所述受力钢筋。

18、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下支撑杆作为封堵材料,与垫层和上方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减少了焊接作业,避免了对受力钢筋损伤,同时有效拦截细小砂浆流入后浇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弹性件可调节整体高度,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后浇带,可在加工厂批量制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包括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设置于底板后浇带部位垫层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所述止水钢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均沿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支撑杆下端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将下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垫层;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承托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上支撑杆互相接触;相邻所述下支撑杆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容纳部和连接部,所述下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两个竖直端面之间,位于所述容纳部的水平端面上部;所述连接部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竖直端面外侧,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两侧,其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承托钢筋,所述承托钢筋平行于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套管下端与所述止水钢板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承托件相连,下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一套管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套管上端与所述止水钢板相连;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预埋件相连,上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管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板止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均设置有限位突起,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向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部移动。

9.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械连接钢板止水带组件及施工方法,用于底板后浇带部位止水带安装。包括止水钢板,以及设置于其上端面的若干上支撑杆和设置于其下端面的若干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均设置有弹性件,且均沿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上支撑杆互相接触、相邻下支撑杆互相接触;下支撑杆下端设置有预埋件,将下支撑杆固定于底板垫层;上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承托件,承托件的凹槽内设置有承托钢筋,用于连接后浇带部位的上层受力钢筋。本发明通过采用机械连接,避免了受力钢筋损伤,且能够有效拦截细小砂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弹性件可调节整体高度,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后浇带,可在加工厂批量制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孟祥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