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0319发布日期:2023-12-18 22: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排水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一线城市改造更新加快,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新建或改造建筑大多向高处或者地下深处发展,沿海城市,经常遇到地质较为,工程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对于坑中坑开挖极为不利。

2、基坑坑中坑开挖,作为工程主体施工前的重要步骤,无法顺利进行,将大大影响后续工程进展。坑中坑开挖,随着现在工程建筑高度增加,决定了坑中坑深度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坑中坑的开挖既要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尤须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及经济效益,为此施工难度极大。

3、为保证坑中坑开挖施工安全,且保证坑中坑施工顺利进展,发明一种坑中坑开挖施工及其降排水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包括施工方法,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上端设置有砂质黏土层,所述砂质黏土层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安装有工程柱;

3、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表面设置有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上方安装有安全护栏,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中部设置有坑中坑承台,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设置有基坑支护,所述坑中坑承台的一侧设置有砖胎膜分隔墙,所述坑中坑承台的底部设置有坑中钢构柱悬臂,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的表面设置有砂石回填层,所述砂石回填层的底部设置有水沟流动槽;

4、所述施工方法的步骤为:

5、s1:熟悉地勘报告及图纸,分析坑中坑所处位置相关地质情况及水位高低,结合坑中坑所处的地质及水位,判断该位置地质断面类型,初步确定开挖方式及是否需要降水处理;

6、s2:根据地质断面类型及地下水位情况,首先确定好降水井深度及降水井数量,并结合周边承台位置,确定好降水井布置范围。地下水位较高时,应考虑坑中坑土质可能长期处于浸泡中,直接开挖可能影响坑中坑原基底土质,因此坑中坑开挖时应保持距底板或基底有一定的原状土,原状土厚度不少于500mm,确保坑中坑开挖时基底土质不受扰动。降水井降水深度应确保坑中坑水位降至开挖面500~1000mm以上;

7、s3:待水位降至开挖面500~1000mm以上时,可开挖坑中坑土方,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好开挖范围及放坡比例,同时应沿坑顶设置一圈300×300mm排水沟,确保有降雨或其他用水产生时起到截水作用;

8、s4:按照顺序施工至坑中坑底部,同时沿坑底的周边一圈应设置排水沟,坑中坑四角预留集水井,进一步确保因降水井被堵或是降水深度不足时,坑中坑排水的通畅;

9、s5:坑中坑开挖完成后,应采用可靠形式护坡,如挂网喷锚等;

10、s6:开挖至底部时,开始坑中坑施工围护,底部可设置1m高砼挡墙,上部根据高度设置不同厚度砖胎膜;砖胎膜须采用灰砂砖进行砌筑,同时,浇筑垫层时底部排水沟应进行保留,且预留集水井,作为抽水使用;

11、s7:回填,待坑中坑围护稳定,回填级配砂石;

12、s8:施工完成,按照施工工序进行防水、钢筋绑扎等工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砂质黏土层填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顶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砂质黏土层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工程柱固定安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所述工程柱的数量为若干个。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斜边上,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斜边上,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的尺寸一样。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排水沟开设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表面,所述安全护栏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顶部,所述安全护栏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坑中坑承台固定安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基坑支护固定连接在坑中坑承台外侧,所述基坑支护的尺寸小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尺寸,所述砖胎膜分隔墙固定连接在坑中坑承台的两侧,所述砖胎膜分隔墙的尺寸大于坑中坑承台的尺寸。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坑中钢构柱悬臂贯穿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所述坑中钢构柱悬臂的尺寸小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尺寸。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所述砂石回填层固定连接在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的表面,所述砂石回填层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水沟流动槽开设在砂石回填层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之间,所述水沟流动槽与排水沟是连通的。

2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本发明中,1、经济效益较好,成本较低,无须采用钢板桩等工艺,且减少大型机械施工,对于深基坑工程使用更为有利。

27、2、安全性高,更为方便快捷。通过对地质情况的分析,可以比较准确的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不需多次测试。



技术特征:

1.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包括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上端设置有砂质黏土层(2),所述砂质黏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内部安装有工程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质黏土层(2)填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3)固定安装在砂质黏土层(2)的内部,所述固定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工程柱(4)固定安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内部,所述工程柱(4)的数量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5)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斜边上,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10)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斜边上,所述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5)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10)的尺寸一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6)开设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表面,所述安全护栏(7)固定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顶部,所述安全护栏(7)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坑中坑承台(8)固定安装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9)固定连接在坑中坑承台(8)外侧,所述基坑支护(9)的尺寸小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尺寸,所述砖胎膜分隔墙(11)固定连接在坑中坑承台(8)的两侧,所述砖胎膜分隔墙(11)的尺寸大于坑中坑承台(8)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坑中钢构柱悬臂(12)贯穿连接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内部,所述坑中钢构柱悬臂(12)的尺寸小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回填层(13)固定连接在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5)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10)的表面,所述砂石回填层(13)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水沟流动槽(14)开设在砂石回填层(13)与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之间,所述水沟流动槽(14)与排水沟(6)是连通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中坑及降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包括施工方法,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上端设置有砂质黏土层,砂质黏土层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安装有工程柱,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表面设置有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A和挂钢丝网喷射砼面层B,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的上方安装有安全护栏,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中部设置有坑中坑承台,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的内部设置有基坑支护,坑中坑承台的一侧设置有砖胎膜分隔墙,砂石回填层的底部设置有水沟流动槽经济效益较好,成本较低,无须采用钢板桩等工艺,且减少大型机械施工,对于深基坑工程使用更为有利。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鹏,董利建,金健骁,董炫,陈永强,李韩,李思,杜金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